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7,(5):37-43
二、萨迦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本文根据萨迦派学者阿罗仁波切的著作《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1]中的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的论述,分析萨迦派有关上师善知识的思想。在《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以下简写《明灯论》)一书中,萨迦派把依止上师善知识之规则分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任继愈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一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任先生的研究领域,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到图书馆学、教育学等等,丰富多彩。对于任先生的学术贡献,多数人是有口皆碑;而对于任先生的思想贡献,却是见仁见智。当前,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想学术大家的评价,众说纷纭。人们往往对专门学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先辈赞扬声很高.而对于那些引领时代精神的思想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褒贬不一。目前.我主要的科研工作是.努力将科学无神论——这个濒危学科建设起来。这也是任先生生前的殷切嘱托。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对任先生科学无神论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里,“道”(有时又称为“玄”“一”)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判断。“道”是一切美的根源与归宿,是修道之人获得宗教化审美体验的源泉。早期道教著名学者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中开宗明义地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妙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能妙焉。”妙者,美也;玄即妙即玄即美。在道教哲学里,如何说明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即是内在于万事万物中的本体之“道”,一直是一大难题。这个问题在美学上同样不能避免。作为美的本原的道与作为美的本体之道如何即二即一,即沟通美的本原与美的本体,使作为最…  相似文献   
4.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8,(10):45-53
四、格鲁派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样重视依止上师善知识,认为上师善知识是接通佛之身、语、意与一切众生之间不可或缺的管道。本文以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为资料依据,阐释和论述格鲁派关于皈依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有一个有关生态的热议话题——全球气候变暖。9月22日各国领导人齐聚联合国总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共商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计。  相似文献   
6.
简论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诞生了一些伟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也有人认为他是最重要的。他是否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呢?哲学家们对此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维特根斯坦离我们太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世界宗教研究》杂志2016年第5期以首篇位置刊登了题为《简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兼议宣传无神论与信徒能否入党的两场争论》的长篇论文(以下简称“简论”),点名对笔者及有关同志关于“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及“宗教信徒不能入党”等观点进行指责。笔者认为,尽管如同有的学者指出,“简论”思维混乱,连逻辑学上的“属”概念、“种”概念谁大谁小都分不清楚,但此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却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周拉  班班多杰 《法音》2007,(10):43-49
三、噶举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本文以塔波噶举派的创始人塔波拉杰·索南仁青(亦名岗波巴)的名著《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以下简写《解脱庄严宝论》)[1]中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的论述为根据,探讨噶举派关于依止上师善知  相似文献   
9.
引言 五岳作为华夏神山,在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居于非常尊崇的地位。不论是在政治文化中,还是在宗教传统中,五岳就像五座宝山,期待着人们去发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7,(2):31-32,33-36
众所周知,有人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另有一些学者对喇嘛教的称谓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称呼不科学,甚至认为这有贬低藏传佛教的嫌疑。藏传佛教称喇嘛教孰是孰非、是对是错,姑且不作评论。本文仅以藏传佛教各宗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论述为依据,对上师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做一些客观的诠释、解读,以便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符合事实真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