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存义 《天风》1994,(5):22-22
呼和浩特教会,有新建和修复两所较大的礼拜堂。1987年以来,得救的人数天天在增加。在此形势下,扩音机是不可少的,我们花了一千几百元买了两台扩音机(其中一台是多功能的)。但在效果上并不理想,使用时稍有不慎就出现故障,幸有退休技师吴广德弟兄擅长这门技术,能及时排除。吴弟兄总是在想:本教会的扩音机有故障他能及时排除,其它地方的聚会堂点如有类似问题岂不耽误主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筮法·祟》章所见“艮祟”之鬼神名“楒■”,当读作“蚩尤”。“蚩尤”之读,与《祟》章所见鬼神体系及《筮法》恶爻用象不悖。据此可推得“劳祟”之“风”当解作“风伯”,而“巽祟”之“巫”当是巫咸之类也。  相似文献   
3.
先民信奉的术数有天启与人为之別。天启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天垂象,示吉凶",人为则是以卜筮"决嫌疑,定犹豫"。龟卜繁难,筮占简易。殷人尚卜与周人用筮,实为不同民族的稽疑习惯。周人受封于商,殷周始有文化往来,而周人迁岐之后,殷人之龟卜乃行于周邦,但周人仍以筮占为主。周朝开国立基,依其传统的稽疑之法编纂筮书,称之为《易》,其命名之朔,正是着眼于龟卜的繁难与筮占的简易。而《周易》卦爻辞乃旧有之象占、星占及筮占甚至龟卜之辞的鸠合与改编,具有相当程度的加工与润色。六十四卦卦画符号的原初功能就是"纪数"与"检索"。内"贞"外"悔"的爻辞顺序,也是针对六十四卦卦画绝大多数皆可"表里视之,遂成两卦"所作的规定。因此,《易》之所以名"易",一是相对龟卜而言,筮占简单容易;二是筮书编成之后,卦画符号具有方便的检索功能。而各种不同的筮法,皆可视为筮书的不同检索方式。  相似文献   
4.
北宋苏轼,既因撰写《东坡易传》而具备了易学家的资格,又不时关注《易》的筮占之用,在筮卦变占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筮占操作可接通、感通大化流行的宇宙场域或曰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而将与疑惑相关的信息收摄呈现于所得的六爻之卦上。卦有动爻时,断占的规则是,动爻有几个,之卦(变卦)就有几个,因而由本卦向之卦的变迁及其所昭示的时的境域变迁,就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与春秋时人以及朱熹的见解存在莫大差异。在后者那里,无论动爻是一还是多,之卦只有一。前者较之后者具有别样深层的易学底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并给予超越筮术的易道层面的深入开掘。  相似文献   
5.
数能力是数学认知的基本成分。与动物所具有的基本数能力不同,人类不仅具备数量表征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拥有对数概念进行表征的数表征能力。虽然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都对数概念的表征问题进行了解释,但二者却存在明显理论分歧。具身认知观点主要从具身数量表征和数能力发展的具身认知机制两方面为人类独特数能力的获得提供了理论支撑及实证证据。这启示人们需要重视具身学习在数能力形成实践中的关键作用,重视具身数量表征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和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判定任务,分别用2~30和5~100范围内点子图为刺激,研究个体“多”和“少”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在5~100点子条件下,随年龄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均显著增大;7~9岁是个体“多少”概念发展的转折期;个体对“多少”概念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在本实验的两种条件下,随年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值的2/3、1/3、1/2,“多”概念与“少”概念判断的不确定距离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变化范围的1/3或略小于1/3。  相似文献   
7.
围棋作为一项古老的智力运动,蕴涵着阴阳哲学、象数系统、平等观念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更积极参与围棋活动,孕育出独特的围棋文化特质。一、道家棋缘在道教形成之前,秦汉的道家学派已开始涉猎围棋。而道教围棋文化正式诞生的时期当在两晋之际。此时王质观棋柯烂的仙弈故事已悄然传世,并被后世道士和好道者大力宣扬。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谦称"不知棋局上有几道",亦从侧面说明了道门中围棋活动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是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材料,历代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考辨、阐释解说。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既以《左传》《国语》筮例作为创立“尚氏学”的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又将“以象解《易》”的方法用以阐解《左传》《国语》的筮例,颇具特色。本文考察了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辨析了“尚氏说”的自洽性,并就“尚氏说”中“观象”与“用象”、“易理”与“义理”等问题进行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速 《心理科学》2003,26(5):877-881
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这是对数学的十分重要的概括。进一步分析 ,数学具有这么一些学科特点 :1、数学研究对象是形式化的思想材料 ,反映了数学的抽象性 ;2、数学思维在宏观上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 ,在微观上是严谨的逻辑演绎 ;3、数学知识的物质载体是精确简约的数学语言。这些数学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对数学学习进行心理学研究时的一些基本事实 :1、数学既然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而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内容。因此 ,儿童数概念及运算能力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中国哲学史,文王演《周易》是无法绕过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文王演《周易》的理解,可谓以讹传讹,积谬成说。自古及今,虽不乏学者考稽辨误,但此问题现在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根据目前所见资料,文王演《周易》是否史有其事,我们既无法证实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