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证医学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面临着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卫生政策和诊疗指南的制定需要以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结论。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强调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研究证据以指导其临床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也鼓励发展循证医疗,因为它可通过研究有效的诊疗手段来提高卫生保健的效率。此外还有迹象表明法律决策过程中要参考是否遵循了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知情的服务对象也促使临床工作者寻求研究证据作为依据,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充分把握特殊专业领域的现状,临床工作者也需要不断了解新的依据信息。在众多的研究信息中,我们应对每项证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观察的终点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该结论是否真实并适合我们的实际,从而制定有据可查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鑫  刘蕊 《应用心理学》2022,(4):333-343
情景预见是个体将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体验未来事件的心理建构。通过梳理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探讨年龄、工作记忆能力及自我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并指出情景预见影响跨期决策的情境预期-情绪假说和“关注未来”的注意机制:一方面,情景预见后的情绪影响延迟折扣;另一方面,情景预见通过影响等待时间成本和延迟收益权重,改变决策偏好。未来可将情绪障碍个体纳入研究对象,细分预见的具体情绪,建立规范的控制条件及对神经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与已有研究着重考察如何识别客体导向性意图(动作以物理对象为目标, 而不涉及其他人)不同, 本研究对人们如何识别社会性意图(动作以指向社会主体为目标以影响对方的交互行为)进行了探讨。基于两交互主体在整体层面应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分析, 提出当A协助B达成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小于B单独实现该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时(简称为成本最小化信息), 其可被识别为具有社会性意图。通过在B面前设置栅栏的方法操纵成本最小化信息, 以指示不同意图类型的脑电μ抑制程度、对不同变化的敏感性(辨别力)为指标, 对该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相比客体导向性意图的控制条件(即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石头前), 当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被栅栏挡住的B前, 其动作可减少B单独获取该苹果的动作成本, 即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时, μ的抑制程度更高(实验1), 且对结构改变(某两个动画中充当相同角色的智能体互换)的辨别力更强, 但对角色交换(某个动画中两个智能体的角色交换)的辨别力更弱(实验3a); 而当栅栏不存在时, 虽然A的运动路径与实验1相同, 但A将苹果放置在B前的成本大于B自身获取苹果的成本, 即不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 条件间μ抑制的差异消失(实验2), 且对不同动作模式中变化的辨别相当(实验3b)。鉴于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性意图所诱发的μ抑制强于客体导向性意图, 且人们对存在社会性意图的两个智能体间的结构改变更容易辨别, 而对角色交换不敏感, 故上述结果揭示, 两个个体的行为是否满足成本最小化影响人们对动作意图的识别, 支持成本最小化信息是社会性意图识别线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优化努力的分配, 最小化努力成本和最大化收益是各个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梳理了基于努力的决策(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讨论了努力的两面性:固有成本和潜在价值。通过拓展控制期望价值理论(Expected Value of Control, EVC),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努力的非社会与社会因素。探索人们何时以及如何付出努力的计算神经机制, 有利于理解与促进社会互动中的努力行为, 以及为干预精神疾病中动机缺失症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琼莲 《学海》2007,(4):118-123
随着行政改革走向对行政成本问题的关注,仅仅提出降低行政成本是片面的.就行政决策成本而言,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其合理化.行政决策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对行政效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节约行政成本,并不意味着行政决策成本越少越好,行政决策成本的支出应当建立在行政决策质量以及公共利益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原则下.因此,在行政决策成本合理化的价值取向中去探讨行政成本的问题,这才是有利于行政改革的积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后一个日本商人经营小食品,买卖很好。他一般是把东西包扎好后,非常礼貌地问顾客:先生,是您自己带回去呢,还是给您送回去?顾客多选择后者,这样,店员要不断地给顾客送货,导致人手紧张,经营成本高。后来有人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零售业中,有一家很有知名度的商店,它就是彭奈创设的"基督教商店"。彭奈常说,一个一次订10万元货品的顾客和一个买一元沙拉酱的顾客,虽然在金额上不成比例,但他们在心里对店主的期望,却并无二致,那就是"货真价实"。彭奈对"货真价实"的解释并不是"物美价廉",而是什么价钱买什么货。他有个与众不同的做法,就是把顾客当成自己的人,事先说明次等货品。关于这一点,彭奈对他的店员要求非常严格,并对他们施以短期训练。  相似文献   
8.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因受沉没成本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决策现象。针对这一决策偏差的产生根源,研究者从认知、动机和神经三个角度提出了解释。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沉没成本特性、情境因素、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等。基于先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沉没成本效应的未来研究应着眼于改进研究方法,探究产生根源,关注行为沉没成本和加强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成本沉没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IAT 技术,通过实验,证明“损失厌恶”具有内隐性,“损失厌恶”存在内隐偏差,并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即不受当前情绪及刺激材料性质等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成本沉没效应等现象的本质特点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导致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并造成高额的社会成本.由于避免ADR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ADR的发生率不是最小化而是最优化问题,是在成本与效益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的问题,本文对ADR发生率的最优平衡点和相关的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