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吾师道与佛相应,②念念无为法法能,③口藏宣传十二部,④心台照耀用千灯。⑤尽离文字非中道,⑥长住虚空是小乘。⑦少有人知菩萨行,⑧世间只是重高僧。⑨注释: ①《赠草堂亲密上人》诗: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99卷《僧部》,因不知何人所作,是书标为“前人”。草堂:即草堂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圭峰之侧,故亦称圭峰寺.创建于周季,隋代又与增修,风景秀丽,富有林泉之美,高明之士多乐居之。宗密(780—841),俗姓何,因曾驻锡终南山草堂寺圭峰兰若,故号圭峰。果州西充(今四川省西充县)人。少通儒书,心怀大志。元和二年(8O7年)出家于遂州大云寺,拜道圆禅师为师。后谒清凉国师,执弟子礼。  相似文献   
2.
兰州年年都要下几场秋雨,今年的秋,给了太多的关爱,连着下了几天。临窗伫立,看着外面的物事,听秋雨滴滴答答的下着,空气中不见有香味,却也没有让人讨厌的酶气,只觉缕缕清爽迎面而来,说不清到底是天恩下颁,还是人情感动。秋雨就这样了无声息地来了,不经意间的凉,把山染了色,把地  相似文献   
3.
面试     
毕业那年,经学校推荐,我应聘一家外资企业做翻译。当时, 考点设在一家四星级宾馆内,主持考试的总公司派来一位美籍华人,是位风姿绰约的女士,她不仅从总公司带来几名地道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京众多学佛小组中的一员,丹丹(昵称)这几天最高兴的事是一位师兄把一本印制精美、装帧上乘的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送她结缘。这本她早就想得到的法宝、同时也是北京无数学佛小组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书,同其它很多学佛者心中的法宝一样,出自一个他们心中耳熟能详的地方——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相似文献   
5.
修身与修心     
释学诚 《法音》2015,(3):26-33
<正>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价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相,皆归生住灭。"一部车、一台电脑,乃至我们的房子,用久了就会坏,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生、住、灭无常变化的特点。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断变化,内心也在不断变化。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祛除痛苦。那么,怎样让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越来  相似文献   
6.
六榕寺 《法音》2004,(9):53-53
本刊讯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诞辰100周年。8月23日,广州市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师亲率僧众,前往广东省档案馆,参观《永远的春天——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大型图片展》。该展览再现了一代伟人、人民之子邓小平的动人风采和高尚情怀,再现了总设计师对广东人民的深情厚望和对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切关怀。展览表达和寄托了全省人民对邓小平的深深思念。法量法师与僧众认真观看了各部分的图片资料,加深了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内涵的认识,深深感到邓小平不但关心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而且对佛教事业也十分关心。1982…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6,(3):F0002-F0002
2月23日晚,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举行第三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9.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从二十年代末走出大学之门,搞乡村建设,在山东邹平主持乡村建设研究院,企图在承接传统的基础上,发动、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民族自救,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理想。他从十六、七岁(一说为十四、五岁)起,由于对人生“不胜其怀疑烦闷”,即“倾慕出世,寻究佛法”(《人心与人生·成书后记》)。其后虽转向儒学,并对之研究有素,但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始终掺杂了许多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目次一、关于翻译及作者二大乘小乘、三、檀波罗蜜四、尸罗波罗蜜五、■提波罗蜜六、毗梨耶波罗蜜七、禅波罗蜜八、般若波罗蜜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