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定言命令式何以可能,使其得以可能的第三者究竟是什么,是近年国内外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定言命令式的综合性与合法性出发,盖耶尔认为这个使其得以可能的第三者就是“自律”的概念,阿里森却主张这个第三者应该是“知性世界”的概念.但是,他们提出的第三者概念都只具有逻辑上的联结功能,完全忽视了对意欲上的联结作用的考虑,从而不仅完全曲解了康德的思想,也难令人感到满意.定言命令式的第三者问题必须经由一种非逻辑化的路径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并且必须落实到一个理想人格的纯粹道德榜样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Allison、Timmermann等人对康德伦理学中定言命令式的演绎进行了重构,但他们在两个关键环节——理性和第三者——上存在着问题:一是理性等同于理论理性的观点不符合《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文本依据;二是对第三者的论述不符合它的决定性判据.其实,理性是纯粹理性,包含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种不同功能,第三者是不完善意志,即受感性欲望刺激的意志与纯粹意志的结合体;从而挖掘出不为人关注的自由的演绎,以及定言命令式演绎的三个要素:两重世界成员、知性世界的权威性和第三者;最后将演绎思路重构为七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代孕生殖技术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一直备受争议。代孕生殖的技术概念包括完全代孕和部分代孕两类。基于遗传学联系、情感联系和伤害风险的考量,只有不孕夫妻提供精卵、代孕女性孕育分娩的完全代孕在实践中可行。同时,基于合作生殖的视角,虽然代孕生殖可能引发人们对传统婚姻伦理和亲情伦理的种种论争,但是通过完全代孕技术帮助不孕夫妻的代孕女性不是破坏婚姻关系的所谓"第三者",代孕女性"生而不养"的事实亦不应被斥责为不道德。  相似文献   
4.
8—15岁儿童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了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某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学生(n=180)进行了有关冲突解决策略使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冲突解决策略的运用上有明显的年龄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冲突解决策略。在使用冲突解决策略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多使用冲突解决策略。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家庭伦理三题散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也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作为“社会的胎盘”,其伦理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伦理矫治 ,正确地认识和理性地对待“第三者”问题 ,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张沛然 《天风》2008,(20):24-25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在我们的周围却不难发现有一些人在婚姻的苦海里载沉载浮,尤其是婚姻当中有了第三者,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让当事者陷入焦灼、痛苦、恐惧的心境中。  相似文献   
7.
欲望和信念的适应性方向的理论源于休谟对心灵状态的基础性划分,是当代哲学关于实践理性讨论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两种适应性方向之差别的说明,可以分为描述性解释和规范性解释。本文试图表明,规范性解释必然是诉诸问题的,描述性解释虽然有可能成功,但现有的主流理论都隐含地使用了一种诉诸态度的错误方式。在戴维森的认知主义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维勒曼的双层模型,我们可以为描述性解释开拓一个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5,(11):43-43
当甲、乙两方为了某种原因,难以取得协调或被接纳时,第三者丙站出来作为甲、乙之间的调解、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达成甲、乙双方和好如初,破镜重圆。这第三者丙就常被称作“中保”。 远在旧约时代,先知和祭司实际上就是充任了神与以色列百姓之间中保的职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