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之符合论指的是一个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符合一个事实;真之同一论指的是一个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是一个事实。真之符合论强调命题与事实的符合,真之同一论强调命题与事实的同一。一些真之同一论的倡导者同样是真之符合论的支持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真之同一论是真之符合论的发展与简化。M.大卫对真之符合论和真之同一论做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塔斯基首先提出关于真之定义的T模式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随后他又用X取代T模式中的"p",并且用"满足"来定义"真"。本文一方面根据"内容恰当性"要求,提出另一种模式T′即:"p"是真的,当且仅当,p是存在的;用以补充T模式,并完善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另一方面根据"形式正确性"要求,指出塔斯基对T模式的这两项修改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3.
领域问题是对传统真理一元论的诘难,为解决领域问题,产生了紧缩论和多元论两种途径。谢尔的真理论就是一种多元真理论,她反对紧缩主义,认为“真”是一种实质属性,其核心属性为“符合”,但符合的方式是多样的,具体的符合方式是由不同领域的情况以及人们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谢尔以数学为例展示了一种多重符合的方式。她的理论为实质真理论提供了凭证,又改良了赖特和林奇理论的不足,合理地解释了“真”的统一性和多元性的关系。但也面临着理论依据不足、理论不完善以及很多传统符合论的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The central claim of this essay is that many deflationary theories of truth are variants of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Essential to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is the proposal that objective f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the truthmakers of statements. Many advocates of deflationary theories (including F. P. Ramsay, P. F. Strawson and Paul Horwich) remain committed to this proposal. Although T-sentences (statements of the form “s is true iff p”) are presented by advocates of deflationary theories of truth as truisms or analytic truths, T-sentences are often understood as entailing commitment to the central proposal of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相似文献   
5.
感谢天主的恩佑,圣母玛利亚的眷顾,圣神的指引。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的主持下,召开纪念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50周年座谈会,今天,我们相聚祖国的首都北京,共同庆祝和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我和各位代表的心情一样,感到无比激动。50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在这50年里,我国天主教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完全被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控制的教会,办成了完全符合天主圣意和宗徒传统精  相似文献   
6.
传统符合论的真之定义存在的致命缺陷已广为人知。盖梯尔问题的产生与传统真之概念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关联,从陈晓平教授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出发,分析了真之概念的实用主义特征和与之相关的多元性特征。从真概念的多义性和单义性的矛盾入手,分析了他所提出的"T′模式"、"语言性事实"等关键性概念,进而对其"真之符合多元论"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真之符合论面临一个问题:由谁来判别一个命题是否符合事实?为从"上帝之眼"回归人类之眼,普特南提出内在实在论,以区别于外在实在论。这里进而提出关于"真"的内在符合论,以区别于传统的外在符合论;其关键在于把事实看作语言性的,并将语言性事实的观点分为外延等同论和内涵等同论。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角度看,内涵等同论和外在符合论处于两个极端,而外延等同论和内在符合论则处于中道,并且是二位一体的。在哲学史上,这两种符合论和两种等同论的要素贯穿于弗雷格、罗素、塔斯基和普特南等人的"真"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8.
代价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怎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具有无可回避的责任。笔者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追问、价值观审视和方法论提升三个维度对价值问题作些思考,旨在廓清人们一些模糊的观念,增强人们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和自由感,更好地评审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宋斌 《现代哲学》2006,(2):72-77
与常识的和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相比,由詹姆士第一次明确阐述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以及体现在这些特点中的不同的哲学内涵。这些特点和内涵都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认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其根源?该文拟通过联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尤其是他的因果理论,来追溯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0.
李振霞 《现代哲学》2001,14(2):86-90
在拜读了著名的美国史学专家麦克发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后,感慨颇深的一点是,作为史学工作者,在对中外古今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或者仅仅是其中的某一局部、某一片断进行研究,并要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描述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论时,必须具备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完全地把握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都是十分困难的,包括笔者本人也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是,缺少这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则历史就常常会被扭曲、变形,以至离历史的真实相距甚远。所以,努力地去把握,或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与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