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现实的解构:幻象、现实、实在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实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进解构。在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看来,现实乃是一个幻象建构,经由这个幻象建构,遮蔽了实在界,使我们具有了现实感。而这个实在界被幻象所遮蔽的过程,就是符号化的过程,它是经由黑格尔式的空洞姿势所达到的。正是通过一个纯粹的空洞姿势,一个纯粹形式转化,实在界被符号化,成为我们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
黄作  林媛 《世界哲学》2022,(5):106-118+161
索福克勒斯给我们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人物奥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故事,弗洛伊德由此发展出精神分析学著名的奥狄浦斯情结理论,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勒兹(与伽塔利)、福柯和拉康在《反-奥狄浦斯》一书上的思想交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有助于我们在更根本的维度上来思考奥狄浦斯问题。我们以能指这一结构主义利器为线索,具体辨析各个问题,总结各自的理论得失,认为奥狄浦斯问题首先不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及其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3.
贺磊 《哲学研究》2022,(4):96-107
黑格尔对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所作的批评是富有影响力的,他指责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概念无力在内容上阐明道德的本质。而当代康德主义者在回应这一批评时,却未能在道德现象中揭示纯粹实践理性与客观价值的实质关联,也因此不能彻底反驳黑格尔的批评。通过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本文将表明:一方面,形式主义进路服务于论证纯粹实践理性的可能性,并构成了对道德现象的哲学诠释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该诠释成功地揭示了道德意识的意向结构及其事实性要素,并导向了“目的自身”的概念。因此,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所导向的道德目的论可以构成一种实质价值学说。在与道德目的论的关联中,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及其纯粹实践理性概念能够得到恰当理解和有效辩护。  相似文献   
4.
政治主体的建构是后马克思主义讨论的重要问题。拉克劳等人将后结构主义等理论方法引入社会批判领域,借助主体立场和“缺失的主体”解构传统主体,把错位视为重构认同的理论前提,通过“话语链接”和“空洞能指”建构认同,保留身份认同的开放性、差异性和否定性,以此链接多元的社会主体作为反抗力量。后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斗争主体的理论探索为我们把握普遍性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但是多元主体和认同政治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以主体化取代主体,弱化了革命性,削弱了实践批判力度。对此,我们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考察当代革命主体,深化政治斗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 --论拉康对索绪尔二元论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木 《现代哲学》2005,(2):95-101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颠倒。通过形式上的颠倒,拉康对索绪尔的二元论进行了批判,并且指出,二元论并非语言结构分析的结果,而是来自传统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智慧语丝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极充实的一个富人,我有的全是爱。——徐志摩  相似文献   
7.
曹圣洁  陈佳秀 《天风》2014,(1):36-37
<正>每年新春,牧师常以此节经文(《诗篇》65篇11节)为题讲道,信徒也乐于聆听在新的一年内关于神的恩典的信息,其领受多在于趋福避祸,诸事平安。然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年、每月、每时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与心情。这节经文难道只是一句空洞的祝词吗?自2012年年末至2013年,我们熟悉的教会领袖丁光训主教、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的语言学对语符现象以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分析为基础,展示了蕴含其中的语言的一系列两面性,从认识论的视域解读其学理精要,有助于我们清醒理解当下喧嚣的媒介文化,掌握其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9.
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一样的结构,他对索绪尔语言学进行了改造,并将其应用于精神分析领域。他认为社会是围绕着核心短缺建构起来的,通过引入幻想对象a,对本质内容进行否定,也正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为庆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建所55周年,2010年10月23-24日,《哲学动态》编辑部与河南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主要围绕法国学者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当今西方学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选取部分参会论文予以发表,以期深化现代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