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次一、关于翻译及作者二大乘小乘、三、檀波罗蜜四、尸罗波罗蜜五、■提波罗蜜六、毗梨耶波罗蜜七、禅波罗蜜八、般若波罗蜜九。  相似文献   
2.
11.1 群众心理: 我们暂时离开主题,谈谈宗教信仰的问题。对上帝的信仰恐怕是社会群众的一种心理需要,一两岁的小孩看到什么可怕的动物,听到雷声,躲到母亲怀里,心里就安稳了,就觉得不怕了。大人在危难的时候,在极端痛苦的时候,也时常喊皇天,也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母亲,恐怕这就是上帝观念的心理根源。特别是在封建时代。  相似文献   
3.
永明延寿禅师在其佛学巨著《宗镜录》中,汲取了天台、华严等宗祖师判摄大乘空宗为"不了义教"的思想主张,在承认空宗相对真理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华严圆宗为理论依止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4.
《世界宗教文化》2023,(2):188-188
张彤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213千字本书尝试在中印思维方式融摄的视域下,立足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以僧肇“中道思维”“即体即用”思维为切入点,从辩证思维方法论层面探讨僧肇对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大乘空宗般若学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阐释了僧肇佛学思想的特质,并一定程度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特点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空宗和有宗的侧重点和言教的安立都有不同,实际上,缘生法幻有非真、真胜义离言绝相,对于两派来说都是共通的。"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佛的根据等问题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体论学说。"(方立天《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而对于关注人生的佛教来说,本体论的旨归就在于说明净化人心的可能性。以下举空宗、有宗(唯识宗)的观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9.1 总评: 在我们任何人看来,两个矛盾的命题,如S是P,和S不是P,一定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决不能同时都真,或同时都假。在中观派的论证中,常看到这样的推论,既然S是P,所以S不是P。这看起来多么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7.
12.1 农业巫术农业是妇女发明的,初期农业社会是母权制度.当时流行生殖崇拜,相信人类的生育与植物的繁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谷物播种,田间培育以至收割的过程当中,要举行各种巫术仪式,保证丰收。这些仪式一般在田地旁边由年轻妇女主持,  相似文献   
8.
一、《金刚经》的由来善逝逝后五六百年顷,印度佛教界出现改革的新思潮,从佛法理论到宗教实践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与发展,佛教史上称为大乘运动。  相似文献   
9.
四、尸罗波罗蜜4.1 大乘并不重视戒律:尸罗即戒律,大乘僧人并不太重视戒律。大乘初起时秘密撰造了许多所谓佛说经,又公开撰造许多论书,但是并不忙于订定自己的戒律条文。后来也有托名弥勒造《大乘菩萨戒本》,那是后来很久的事情。而大乘初期,他们的僧众出家还必须到某些部派寺庙里受戒,才能正式取得比丘身份。大乘僧人所学习的戒律也是以某些部派戒律为课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自己独有的毗奈耶,足见很不重视。《论》对尸罗波罗蜜的说明是“尸罗好行善道,不自放逸。  相似文献   
10.
(25)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此段表出般若空宗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即般若实相。一切有为法相千差万殊,但都是不真实的,最真实的是实相。实相一相,无分别相,也可以说它是无相的。它不能用语言论证,不能藉理性推求。但若奉持《金刚经》信心清净,从清净心中可以生出实相,心生实相亦即证菩提而成佛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