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年一闲田     
无言之时,朋友关切地问:“在想什幺呢?那么深沉。” 我摇摇头,仍是无言。 我能做什么?有什么值得深沉的呢?无非是发呆罢了。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寺院两税的缴纳是政府控制寺院经济过分膨胀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使寺院特权在一定范围内有所限定,对于此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亦体现出佛教自身的发展对于世俗王道秩序的遵守。然而有些寺院还享受着一定田税蠲免的特权,这即是来源于世俗政权的"恩赐",体现其对寺院管理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又是世俗政权对佛教经济强化行政干预的重要表现,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加强了对佛教的管理与控制,寺院的发展亦因此更为依赖于世俗政权。  相似文献   
3.
悲田养病坊是佛教徒设立的宗教慈善机构。通过研究佛藏中关于悲田养病坊的史实,以及设立的理论依据,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悲田养病坊的发展过程,最后对悲田养病坊的干扰因素和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紫柏坐化后,朱国祯《达观始末》与《利玛窦中国札记》对其一生作略与狱中活动有所记载,但所述(评)均有歪曲或偏见成分。本文对此作了评判与辨正。通过对有关细节的分析,既能较全面了解紫柏的人格风范,也可藉此洞察晚明佛耶冲突的复杂与微妙。  相似文献   
5.
森田的治疗原则与老庄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应该顺应自然 ,不应该顺应人为顺应自然是森田治疗原则的核心 ,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 ,顺应自然 ,接受烦恼、不安等负性情绪。这些烦恼、不安 ,人皆有之 ,不要过分注意。不要力图尽快消除之 ,否则不仅没消除 ,反而烦恼越多 ,不安越严重。其二 ,顺应自然 ,接受症状。森田先生认为 ,由于过分注意症状 ,感觉就会越加敏感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加强 ,形成精神交互作用 ,这是神经症的直接原因。如果顺应了自然 ,注意就不会固着于症状 ,症状反而缓解 ,直至消除。其三 ,顺应自然 ,接受客观规律。不安、烦恼、恐怖等 ,都是合乎规律的 ,正像刮风下雨…  相似文献   
6.
厚爱时间     
“时间会使最亮的刀生锈,岁月会折断最强的弓弩。”(司各特《修墓老人》)巴尔扎克生前曾说过:“我要发誓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但时间过得真快,尽管《人间喜剧》尚未完成,而他已到了生命弥留之际。巴尔扎克希望自己再活6个月,哪怕是6个星期  相似文献   
7.
睡眠剥夺对连续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8名青年被试随机分为三组,Sd21h、SD45h和SD69h,SD前后用内田—克莱佩林测试。结果为:(1)SD后组间比较,UK作业量、错误数、后期增减率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订正数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SD前后自身比较,各组UK总量、后一部分总量、错误数和后期增减率有显著差异;订正数无显著差异;SD21组前一部分总量有显著差异;而SD45和SD69组前一部分总量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SD后警赏水平下降,在SD45小时后下降更为明显;UK测验中的后期增减率可较好地反映SD后警赏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佛教医学传入中国后,通过早期僧人的行医,为佛法初传作出了贡献.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中土其他医疗资源的挑战,佛教医学通过调整治疗方法及无条件救济底层民众,改变了初传时的不利状况,到唐代时更是融入了国家的救济体制.佛教医学在汉唐之际发展极大,为佛教的发展争取到了信众和统治者的支持,同时也影响了中土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简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内田勇三郎于1920年提出,在日本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心理测验。本文从测验构成、测验方法、测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测验结果的呈现、测验的优点五个方面对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田骈考论     
周立升 《管子学刊》2012,(2):20-23,2
田骈是稷下学宫中著名的先生之一,因书阙有间,关于田骈的身世及行事,难以详述.本文兹据现有史料,对其行事及思想作一粗疏的考论.田骈的思想属稷下黄老学派,黄老之学是道家与法家的统一.田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术观、齐物观和法治观.他的道术观没有抓住道的本质,他的齐物观没有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他的法治观则尚法而无法.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愧是先秦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