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秘密     
父亲刚退休那阵,每次母亲来电话都抱怨,说父亲就像得了自闭症似的,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看报纸,怎么劝也不肯出门。母亲说:“英子,有空你也来劝劝你爸,你看咱们小区,那么多老年人每天聚在大门口又说又笑的,多开心啊!”  相似文献   
2.
邢利宇 《法音》2008,(12):45-45
12月10日,《密宗甘露精要·传世大藏经秘密部》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国家民委、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领导及法师、专家、  相似文献   
3.
5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热闹。到了那里,才发现演马戏的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他听到里面热闹的声音,却看不到,于是急得在地上打着滚哭闹。  相似文献   
4.
名词新解     
  相似文献   
5.
“人际宽恕”乃是过错行为的受伤害者对过错方的一种原宥行为。德里达提出“唯有宽恕不可宽恕者方为宽恕”。该主张从当事人双方的相互行为后撤,强调受害者单方面的无条件的“赠予”性宽恕。但这种主张却忽视了过错方视角以及与之相应的宽恕的“挣得”性特征。思考“不可宽恕者”这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宽恕”需要综合考量当事人双方选择上的开放性,尊重当事人尤其是受害者的“体验之秘密”。为此,我们借助道德心理学分析,趋近对“不可宽恕者”的性质与面貌的同情性理解与准确的呈示,避免像德里达那样简单地回避或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读一本好书、赴一处胜地、每一次观照自己的内心,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偶然平淡的事情,实则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手捧马明博先生的《观音的秘密》,不看标识便知是出自三联书  相似文献   
7.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阻碍生产力发展是邪教的应有之义。根据秘密教门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得出封建社会的秘密教门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邪教,民国以来的秘密教门,丧失了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蜕变为邪教。  相似文献   
8.
张荣明 《管子学刊》2008,18(1):50-54
南无教是明代晚期兴起于齐鲁地区社会底层的秘密宗教。其根本特点是本土性:本士的神灵,本土的教主,本土的经典,本土的道德训诫和生活,本士的修行方式。这种本土性的宗教信仰比外来宗教信仰更加切近中国信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这是其脱胎于佛教并在民间迅速流传的在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篇论述“秘密”的文章写道:“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表明了心中能装下秘密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相似文献   
10.
人长大就一定要有秘密吗?没有秘密的人就是“缺心眼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