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女性诺贝尔奖”奖项下首次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亮出盛大节日的华彩,在国际上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第五届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来自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的五位女科学家有幸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布鲁诺、塞尔维特等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都惨遭“宗教裁判所”的审判,伽利略受到了侮辱,布鲁诺受到了“火刑”,他们在那样的时代,为了科学的进步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为什么会不顾个人的安危来从事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科学事业呢?要想了解宗教裁判所为什么迫害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赵莉如 《心理科学》2001,24(3):323-325
今年新世纪伊始,2001年1月11日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曹先生虽然在世享年仅有58岁,他离开我们也已经32个年头了,但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筹建科研机构和开展业务作了大量组织工作及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并联络争取在国外的科技人员回国,使其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服务。特别是他为兴建和发展我国心理学事业,  相似文献   
4.
科学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与宗教对立的,但是在某些场合又与宗教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在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物质运动的绝对规律以及科学家对大自然的壮美表达无比赞叹的情怀方面,上帝作为宇宙的“逻格斯”以及宗教作为人类情感的“终极关怀”都一定程度地反映在人类的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个人情感中。所以,具有科学家和传教士双重身份的德日进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