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祭祀源于先民在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神化和膜拜。所以,它的存在首先是对神灵的认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动,对神灵的态度在春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对神的盲目敬仰到人的主体自觉。孔子的神灵观充满着理性的否定意味,但对祭祀却又极其重视和坚持。前者当然可以解释为时代的影响,但对二者之间的矛盾却只能用孔子重整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现实主义目的需求才能解释得通。  相似文献   
2.
道和神     
一、“道”生神 中国古代的神。在道教形成以前,中国古代就有神灵。古代最高神就是天帝。《尚书》的《舜典》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尚书》说的“上帝”就是“天”,“天帝”。注称“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蒙古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联系古代蒙古狩猎社会文化,探究了蒙古古代只勒都、主格黎这两个极其密切关系的词语,认为只勒都是古代狩猎社会信仰的一个重要习俗;而主格黎却是以向祖先和腾格里(天)供奉猎物福禄的只勒都而体现的父权制全体血缘宗族所参加的祭祀。同时,还基于只勒都和主格黎的词根、词源演变,提出并解释了两者在蒙古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东汉初年的郊祀体系中,既有代表天下观的"四海",又有源自《尚书》"六宗"之一的"海"。经过南北朝改造至唐代,"四海"取代"海",融入了五岳四渎体系且尊于四渎。宋代士人逐渐形成"海尊于河"的共识,同时四海地方祠庙也得到官方重视。随着明清地理知识的扩大,改变北海、西海祭祀地点被提上议程,清代一度在松花江流域望北海而祭,后改在山海关立庙,但西海最终未能单独立庙。  相似文献   
5.
礼虚皇”,词作得很文雅,其实说白了,这两句话说的就是“烧香磕头”而己。记得我刚出家之时,有好长一段时间对这“小事”有点“不屑一顾”,好像有点感觉那是俗家人为了求这求那才去干的,出家人身超物外,心香奉神,没必要做这些形式。当时恩师已年逾八旬,每天早上起来必定到每个殿堂每位祖师像前焚香跪拜,一年下来从不间断。我那时也就在一旁陪着、看着。四年前恩师羽化登真了,出于对他老人家的怀念,我也学着每天早上去烧香磕头。渐渐地,却让我悟出少许道理来,别看烧香磕头是小事,这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哩。懂得这些学问,对于我们修行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两个“旗敖包”祭祀仪式的田野研究,着重对祭祀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仪式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考察,探讨敖包官祭作为一种传统,在今天如何完成意义演变与价值重构,旨在说明仪式及其意义通过祭祀过程所构筑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来表达。敖包官祭作为一种象征,通过民众的参与,完成了从神圣秩序到世俗秩序的转换,并在此过程中,凸显了敖包祭祀的文化价值。 王伟,鄂温克族,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程恭让,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是自然祛魅之前的文化,它对于自然保留着神性或神意的看法,承认自然之"魅"。其所谓自然之神意或魅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妙莫测的运行机制和力量。儒家文化通过祭祀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报答,这叫做"报本反始"和"仁至义尽"。祭祀之礼的生态意义在于它把人从属于自然,从属于天道,使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对于自然保持敬畏的情感。这是一种在宗教掩盖之下的生态循环观念,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长寿 《天风》2004,(5):38-39
基督教的葬礼,编织的是生与死之间的彩带,它的奇妙连接令所有人都当深思的。从死里而复生的主,更是荣耀的王,他要进来!他要进到每一个生活着的人心中!本文想以基督教经典圣经对生死的观念为底蕴,结合所睹中国式葬礼的内容和形式作一心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向天主献上感恩之祭,感谢天主过去的一年对我们教会、家庭、祖国的眷爱和照顾。冬去、春 来,天主造生万物,圣经创世纪中天主化成天地自然人类,秩序井然。中国人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年份以此轮流,称为“十二生肖”,并把人出生的年份用十二生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城隍信仰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信仰——这是一种地方信仰,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与该地的历史、文化及习俗关系紧密,城隍老爷一般是与当地有关,甚至本籍的名人,例如上海的秦裕伯、奉贤的周正鋐、淞江的李侍问,均为原籍人士,襄阳谷城的肖何则因与历史渊源有关。而其信徒则为本城居民。各地城隍庙的庙宇,其规格大体均为仿当地人间衙门设计的,有大门、仪门、寝宫、役房、化楮炉、钟楼、鼓楼等等。各地城隍庙往往以它为中心,形成一个商业圈,它的庙会规模也比较大。城隍信仰的宗教色彩,往往也渗透到这个商业圈和庙会中。过去各地城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