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苟波 《中国道教》2005,(3):41-44
道教创立后,在汲取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信仰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系统,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虽然道教产生后在汲取“仙境”传说基础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浓的神仙境界理论,但“仙境”本身并非是一个纯宗教范畴。从最早的乐园神话开始,“仙境”就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以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道教在先民原有的“仙境”思想的基础,又构造了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认为,神仙有不同等级,居于不同的仙境,《太平经》分神仙为…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在中秋节体验到的节日感,使人们对生活保持一份诗意的浪漫的想象,调动起人们的生命激情,照亮人们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名山——昆嵛山,又名根余山、姑余山、盔甲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横亘文登、乳山、牟平三市区,全长300余里。其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是胶东半岛东部的最高峰。昆嵛山群山起伏,峡谷连绵,支脉纵横,奇峰耸立,林深谷幽,山清水秀,自古便有"海上仙山之祖"的美誉,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山神荐大禹     
川西华山后山九联坪的天池 (又称禹母池 ) ,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妇女 ,她早年丧夫 ,独自一人担负起扶养和教育儿子的重担 ,还要放牧青牛 ,为子承父志奠定坚实的基础。她就是洪荒时代治水勇士崇伯鲧的妻子女儿 ,天下人人皆知的禹母。一日 ,禹母见自己的儿子大禹长到一十六岁 ,身高九尺 ,虎鼻下张着一张光形的嘴 ,露出两颗大门牙 ,更神奇的是 ,耳朵上各有三个小孔 ,能听百里之外的声音。禹母见此心里感到高兴 ,便把大禹叫到面前道 :“儿呀 ,为娘见你已经长大成人 ,不得不把你父亲之事告诉你了。”大禹早就想知道自己父亲的一切 ,便迫不及待地…  相似文献   
6.
此词《草堂诗余》题作《七夕》.它是根据古老的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成的.秦观这首词则一反传统,立意高远,而推出了一种进步的识见超拔的爱情观.爱情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内心感情的真纯持久,而不在于双方形影的须臾不离.词人如此歌颂真纯持久的爱情,无疑是对封建社会中那种男女之间虚伪感情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压制青年男女真挚爱情的封建礼教的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7.
徐晓鸿 《天风》2018,(1):26-28
《一神论》这份出土于敦煌的秘笈,由三篇经文组成,经过日本学者羽田亨(1882-1955)的考证,该经卷的顺序应该是:《喻第二》、《一天论第一》和《世尊布施论第三》,1918年刊布,经文书写在黄色麻纸上,全卷长640厘米,宽25.4厘米,其中第二与第一的次序弄反了,这可能是抄写者的疏忽造成的,也可能是装裱者大意造成的。《喻第二》有60行,  相似文献   
8.
灶神,或称灶君、灶王爷,是中国百姓十分亲近的神灵。无论宫廷、民间,灶神信仰非常普遍。灶神来历,众说纷纭。据史书记载,灶神有炎帝黄帝、火正祝融、先炊老妇、种火老母、张单(张禅)、苏吉利等。目前,民间灶头所供灶神多为张单,黑面长须。灶神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原为主管饮食  相似文献   
9.
鲤鱼与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是一种淡水鱼,体扁鳞大,嘴边有触须二对,背苍黑,腹淡黄,尾赤红。由于它颜色美丽,体肥味美,古人极为喜欢它。《诗经·陈风·衡门》就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说: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里的鲤鱼?难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国子姓贵族的姑娘?从这里我们知道,春秋时期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吃鱼有一种风气,以黄河里的鲤鱼为最好。后来,鲤鱼一直是人们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人们送礼的珍贵礼品。《家语》就记载说:“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结合民族宗教心理发展的轨迹来分析祖国的历史统一问题。第一,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心理,神话传说与中华民族的大统一。第二,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统一。第三,是早期经验集体潜意识与历史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