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 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张松和靳明本是好朋友,前几天为“做好事该不该收取报酬”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争到吵,由吵到反唇相讥,最后竞差点动起手来。争论是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及显示自己才智的一种方式。争论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能为别人认同和接受。所以,为争论某问题而相持不下,影响团结的现象并非鲜见。那么,怎样做才能在争论中既不伤和气,又使别人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3.
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反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三个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  相似文献   
5.
丛伟 《中国道教》2015,(2):58-60
<正>《黄庭经》构造了以"一"为大心境界的超越性自我与以二十四真为内容的超个人带。以此为基础,《黄庭经》认为与"一"的背离和割裂,造成了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同时也将死亡的枷锁不可避免地套在了每个人身上。如果要摆脱这一困境,关键即在于向"一"的回归,而回归的方式即是认识二十四真,利用超个人带实现向大心境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28~30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国心理学会总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情绪智力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章总结了情绪智力的由来及其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林传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37-37,62
情绪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结构之一。情绪概念的内涵广而深,过去一个时期中情绪概念的含糊不清,因而形成了它在社会体系中所起作用的不确定性。这只能证明情绪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相对的不易觉察性。情绪这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三方面的要素:神经生理的、行为表现的和主观经验的。在日常生活里,情绪的内心交往是通过反馈机制而实现的;情绪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人际的知觉过程而实现的。我国古人已经看到了情绪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有着机体的生理基础。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9.
李键 《心理科学》2003,26(4):766-767
图式通常指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并被看作一种心理结构。但是,这种心理结构是什么层次上的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心理学上的看法却很模糊。因此,探讨图式的心理结构层次及其形式,明确图式的心理定位及内涵,尤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量词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缪小春  桑标 《心理学报》1992,25(3):10-17
本研究试图探索人们对舍有“所有”、“每一个”、“有一些”等量词的肯定句、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理解。要求成人被试尽快判断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句子和哪一幅图画的内容相符。结果表明,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为(1)句子的表层结构和它的底层意义的一致程度;(2)句子的意义和从图画中得出的命题的一致程度;(3)句子中使用的量词。结果还表明,否定句的判断时间不一定全都比肯定句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