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彬 《中国宗教》2022,(3):10-10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沈斌委员7日代表宗教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更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宗教健康传承。沈斌说,只有教规整肃,才能纯正信仰;只有教风严整,才能树立形象。教风问题关系到宗教自身的健康传承乃至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今天举行这次庆祝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暨今后五年规划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找出问题,对症解决,促进研  相似文献   
3.
在《正义论》当中,罗尔斯在对其他几种分配方式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正义的理想:民主的平等.但由于他本人没有对其详加说明和界定,因而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或是跟其他平等理念,尤其是“公平的机会平等”概念相混淆;此外它的“民主的”特性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阐释.因而对“民主的平等”进行重新梳理和说明就很必要.然而,尽管“民主的平等”是值得我们欲求的分配理想,但由于它不够重视性别自然分工及其造成的蔓延性影响,一方面会遭遇来自外部的一些隐秘屏障;另一方面也面临来自自身理论内部的障碍而难以真正实现.一些批评意见和公民共和主义相关理论,如对共同体和公共善的强调、结合公共善理论对分配标准的重新反思,可以为“民主的平等”给出几种矫正性的进路.  相似文献   
4.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萨守坚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神霄派道士,从南宋开始,各种力量不断对其形象进行建构,这种建构活动在明代达到顶峰。宋元时期道教内部着力通过以雷法理论为核心的传承谱系来建构萨守坚的祖师形象,同时也以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等宗教要素来建构萨守坚的高真形象。这两种形象在明代得到不同的传承和发展,政治力量支持下的萨守坚信仰主要以祖师形象出现,而通俗文学中更多的突出其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的高真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历史语境的还原来探讨不同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如何建构萨守坚形象,以及不同力量为了适应具体的历史环境而对萨守坚形象进行选择性建构,以期通过萨守坚形象建构这样一个个案来看一个宗教神话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工笔人物画的精髓——传神写意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粹概全,似乎是在不经意中抓住和表现事物的特征,不做作而有天趣,超越表面的模拟,达到"传神写意"的境界.我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这个特色.  相似文献   
7.
兰州年年都要下几场秋雨,今年的秋,给了太多的关爱,连着下了几天。临窗伫立,看着外面的物事,听秋雨滴滴答答的下着,空气中不见有香味,却也没有让人讨厌的酶气,只觉缕缕清爽迎面而来,说不清到底是天恩下颁,还是人情感动。秋雨就这样了无声息地来了,不经意间的凉,把山染了色,把地  相似文献   
8.
遇见真光     
主啊,你借助那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让我明白了爱的真谛小时候,我生活在江苏北部的农村,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照明,一到晚上,田野和乡村一起融入漆黑的夜色里,没有月色光照的晚上,村里各家稀稀寥寥的几处灯火,便成了漆黑夜色里仅有的亮光。  相似文献   
9.
赶考的棉树     
汪亭 《思维与智慧》2011,(10):29-29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一直非常广泛,性格也很要强。画画、书法、写作,必须样样出色才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