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张源先大师,原籍贵溪县上清镇人,现年61岁。3月30日从台北抵达鹰潭,受到市统战部的热情接待。4月6日,张源先先生在市、县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参观了上清天师府,并与天师府负责人共商修建计划,然后捐资台币7000元,还赠送了一部分道教书籍。  相似文献   
2.
龙虎山道教     
正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是闻名遐迩的"千古名岳,道教仙山",为道教发祥地、正一派祖庭所在地,《云笈七签》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记载,东汉时期,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游鄱阳湖,再经信江溯泸溪入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从此,云锦山便更名为龙虎山。龙虎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的亿载造化,成就了  相似文献   
3.
祖天师:张道陵东汉张陵骑鹤游,南国龙虎云锦露;山水人鸟壶天图,天师依恋宝地修。结炉炼丹修性命,三十六年至诚真;道途通达龙虎见,创教弘道功德深。 第四代天师:张盛张盛遵祖回信州,修治玄坛妙运筹;教演宗传龙虎宗,世袭千年传悠悠。龙虎天师颂@聂亮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2 0 0 1年 1 1月 3— 4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早期天师道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观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5.
法演禅师是中兴临济宗的一代大德,其禅风的最大特点是以临济、赵州等古德为格则,唯以本分事接人,从不不打葛藤、绕弯子,令学人在倍感自然亲切、简洁径截、干净利落的同时得到启发和受用。而他提持这种禅风的前提,则是他本人抵死参究公案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皮栲栳禅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净土宗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以慧远为创宗初祖,然而反观净土宗,我们会发现昙鸾—道绰—善导系所倡导的持名念佛才是中国净土宗广大信众所坚持的修持方法与立宗基础。中国净土宗发展的理路与承继的血脉,是沿着由昙鸾开创、道绰继之、善导集大成的持名念佛一系而发展的。但昙鸾、道绰一直被排除在传统的净土十三祖之外,本文将从净土法门立宗之基础对这一问题作一梳理与检讨,提出净土宗十五祖之说,试图正确处理宗教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道教的自身文化建设和道风建设,中国道教协会在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举行正一派道士授(升)箓活动。我能有幸参加这次学习交流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这无形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我们的上进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内丹学中,存在着一个"肾炁"与先天"祖暴"均被视为"阳生""先天一炁"之惟一来源的矛盾问题."生身受气初"的先天"祖炁"不能等同于"阳生"之"先天一炁",而只是后者的来源组成之一;而在细分后的"肾炁"中,"阳生肾炁"则可视同为"阳生""先天一炁",即"阳生肾炁"是后者的惟一来源.这样,"阳生""先天一燕"的"二源性"矛盾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化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下元节期间,一年一度的对海外弟子授篆活动在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0.
功课经是道教徒日诵修持的重要经典。即所谓“功课者,课自己之功,明自己之性,修自身之道”,是道教徒修持寻真的门户。课功能使道教徒修心炼性,合助道力及保养元和。《祖天师宝诰》是功课经中主要宝诰之一。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篆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辨。奇福庭治而化成泉。得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