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稿约     
《学海》2012,(5):2
《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研究》2007,(1):F0002-F0002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于2000年10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伦理学研究所及1996年成立的道德科学研究院。基地顾问由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担任,前任主任为焦国成教授.现任主任为吴潜涛教授,葛晨虹教授为基地常务副主任,龚群、肖群忠教授为基地副主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稿约     
《学海》2011,(6):1
《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术书评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二、本刊编辑方针:力求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着科学研究工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与严肃的学术道德,为维护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关于一稿两投问题的声明公告如下。1.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无一稿两投问题。2.本刊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确认后再通知作者,并在作出处理决定前给作者以解释权。若  相似文献   
6.
科普周报道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5,4(5):F0002-F0002
2005年9月17日上午,由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以“科学、发展、和谐”为主题的天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天津图书大厦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一切创意都要变成产品,一切产品造型具有创意才能触动人心。在信息时代,在创意时代,新颖的点子,才能给产品无限的竞争力。本栏目将刊发关于各类产品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方广錩 《法音》2007,(5):44-46
六卷本的《方立天文集》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与方立天先生相识二十余年,他的新著我往往先睹为快。有所收获、有所感触便写下感想。故读了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后,也写了一篇书评,  相似文献   
10.
陈熵 《中国宗教》2006,(7):27-30
杨曾文先生1939年12月7日生于山东即墨,1959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6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改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历任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先生从事佛学研究40多年,笔耕不辍,著述宏富,学术造诣精湛,尤以历史考辨见长。其代表作有:专著《佛教的起源》(1991)、《日本佛教史》(1995)、《唐五代禅宗史》(1999)等;合著《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已出版第一、二、三卷,1981-1988);主编并参与编写《佛教文化面面观》(1989)、《日本近现代佛教史》(1996)、“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始于2001年)等;合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1996);校勘《敦煌新本六祖坛经》(199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2001年)、《临济录》(2001);另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日前,杨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