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逻辑和自然语言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逻辑抽象严格,自然语言生动丰富;逻辑和自然语言是密切相关的,逻辑的精确化特性对分析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问题来说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在这个视角下出现了下述研究模式:(1)基于自然语言自身的句法构造来考察自然语言的语义问题;(2)用基本属于逻辑的方式来表现自然语言的语义规律。如对汉语句所有人是会死的,第二种模式对此抽象成逻辑公式(H→D),而第一种模式则基于该汉语句的句法生成,并行推演出其语义表达所有(人,会死的)。本栏目三篇文章前两篇属于第一种模式,第三篇是第二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操纵短语续接方向及歧义性,采用移动窗口范式,考察了均衡型、偏正型和述宾型三类歧义短语的加工,结果发现,偏正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以及述宾型歧义短语按偏正结构续按时,在解歧区2上都有明显的加工困难,说明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敏感的。实验还发现,均衡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时,在解歧区2上仍有加工上的困难,述宾型歧义短语按偏正结构续按时,在解歧区3上仍能看到加工上的困难,这表明歧义消解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实验发现,均衡型歧义短语按述宾结构续接时,在解歧区1上就出现了加工困难,表明被试实际上按偏正结构来分析这种短语。该文从句法分析原则、语言分布知识的使用以及动词论题结构与语义完整性等角度对这一发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积家  王悦 《心理学报》2012,44(2):166-178
以熟练汉-英双语者为被试, 考察了在短语水平上语码切换的机制及切换代价的来源。结果表明:(1)汉语与英语表示空间方所的短语的差异和表示量的短语的对应与否影响语码切换过程, 但对于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语码切换代价未受特定语言的语法特征影响; (2)熟练汉-英双语者在短语水平上表现出语码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熟练语言的代价比切换至非熟练语言的代价大; (3)熟练汉-英双语者的切换代价源于两种语言短语的激活和竞争, 支持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 可以用抑制控制模型来解释。整个研究表明, 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源于语言表征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4.
李哲 《宗教学研究》2012,(3):183-190
"X-■"结构,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固定短语结构,它由■,即"女儿"(daugh-ter)一词与其它名词(多为专有名词)或复合名词叠加而构成。对于这一希伯文短语的语法分析,学界的观点从最初的"从属关系",到"同位结构关系",再到"性质描述关系",前后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从而,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圣经》对该结构的翻译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将从该希伯来文短语的语法结构着手,详细分析该短语在整个语句中的含义,试阐发其语法关系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学特征及其神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音乐中短语边界的认知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语言和音乐中有关短语边界加工的一些研究成果。首先,语言中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进行的众多研究表明,口语中的语调短语边界和阅读中的逗号都能诱发中止正漂移(CPS)这种反映语调短语中止的ERP成分。然后介绍了近期关于音乐短语结构的一系列ERP和事件相关磁场(ERF)研究,结果发现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音乐CPS都能够稳定产生。最后,对今后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认知加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主观词"的概念,并探讨主观词存在的心理现实性以及主观词的加工特征。包括3项研究:研究1考察了普通大学生对双字结构的词汇辨别情况,发现他们倾向于将短语和词主观判断为词,即他们按照个体对词的独特表征认知词,证实了主观词存在的心理现实性。研究2和研究3分别采用"词优效应"研究中使用的强迫选择作业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主观词加工的特征。研究2发现,读者加工词和主观词(语法上是短语但主观评定为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没有差异,但与非词条件相比,表现为正确率高,反应时短;研究3的反应时结果同研究2,而3种条件的正确率均在90%以上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主观词的存在具有心理现实性:读者对汉语词语的表征是主观的,不一定符合词的语法学规定;(2)在强迫选择作业下,与非词相比,表现出词优效应,主观词作为整体被识别。(3)在词汇判断任务下,主观词与词相同,与非词相比,表现出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卫君  刘梦  张政华  邓娜丽  邢钰珊 《心理学报》2018,50(12):1323-1335
韵律边界是口语韵律特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语言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吃作为一种言语节律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音节经常性的重复、拖长或停顿等。本研究采用ERP, 考察口吃者完成词汇判断和结构判断两种任务时, 加工歧义短语(动宾/偏正歧义结构)内部韵律边界的认知过程。结果发现口吃者和言语流畅者在加工汉语歧义短语过程中, 所诱发的反映韵律切分的脑电成分CPS (closure positive shift)不存在显著差异。在0~300 ms, 不论中线还是两侧, 口吃者和言语流畅者加工两类短语时, 动宾短语韵律边界诱发正效应的头皮分布范围小于偏正短语。在300~600 ms, 中线上, 口吃和言语流畅者在完成两种任务时, 两类短语的韵律边界均稳定诱发了正效应; 在两侧, 结构判断任务中两类短语的韵律边界都诱发了正效应, 但词汇判断任务中只有偏正短语稳定诱发该效应。综上, 口吃者和言语流畅者一样对口语韵律边界敏感, 并且他们加工歧义短语内部韵律边界时, 诱发的脑电效应受到实验任务和短语结构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靠主喜乐     
刘美纯 《天风》2016,(6):27-27
使徒保罗写《腓立比书》的时候是被囚禁在监狱中的,此时,一方面,他所面对的是被囚的现实;另一方面,他提出了上诉,正等待着最后的判决:重新获得自由,或是被判死刑。他自己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他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将来。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等待,让我们看到保罗处境的艰难。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保罗给腓立比教会写了这封充满信心、满怀喜乐的书信。  相似文献   
9.
采用Eye Link 2000眼动仪,选取60个歧义短语,要求大学生被试阅读包含有歧义短语的句子。句子的呈现设置了四种条件:正常无阴影、词间阴影、歧义阴影和字间阴影,以探讨词边界信息是否影响读者阅读歧义短语时的注视位置效应。结果发现:读者对歧义短语的首次注视位置在四种条件下基本一致;词边界信息影响读者对歧义短语的再注视概率。结果表明,词边界信息对歧义短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眼跳行动(即"where")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反正”是由极性对立语素构成的一个词。通过隐喻成为副词,表“无论如何、不管怎样”之意。“反正”带有逻辑意味,成为条件关系的外化表现形式,以单句句法形式表达复句的语义内容,使其在单句中获得语篇功能。在自然口语中,“反正”进一步语法化为说话人进行思考的标记,体现说话人组织话语的痕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