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迪卡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他将“我思”论证同戏剧作类比,指出“我思故我在”中的两个“我”属于不同的辨别系统.这种跨越不同辨别系统的推理并不一定能成立,因而笛卡尔的论证中有潜在的问题.但借助电视里真人扮演自己的现象以及命名关系这一“概念事实”,亨迪卡论证了“勒内”可以证明“笛卡尔”的存在.亨迪卡最后指出,这种戏剧类比理解之下的笛卡尔论证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相似文献   
3.
正写下这个题目,忽然发现,它其实是有一点点歧义的。"留下",既有接受的意思,给自己;又有付出的成份,给别人。因价值观的不同,理解也大相径庭。留下什么?取舍之间,有人生不同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在里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短暂,不过南柯一梦!但生而为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会不停地奔波、打拼、积累,试图为自己渺小的人生构筑一座尽可能雄伟的摩天大厦。或流芳百世,或名垂千古,或长命百岁,或家财万贯,或相爱永久……不论是为别人留下什么,抑  相似文献   
4.
该文就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的辨别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色差识别的量值△E随目视评价的等级不同而异;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与色党正常者在非彩色表色辨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明度等级上、下限的变化对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者的非彩色表色辨别存在影响,这种影响与明度的级别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幸娟  张明 《应用心理学》2010,16(2):134-138
选取一组先天聋被试和与之匹配的听力正常被试,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中央线索化对听觉障碍被试在辨别任务中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有中央线索化的任务实验中,听力正常和听觉障碍被试都出现了返回抑制,但是听觉障碍被试消失得比听力正常被试早。无中央线索化的辨别任务实验中,听力正常被试组仅在SOA=650ms时,听觉障碍被试没有发现返回抑制现象。结果表明听觉障碍被试辨别任务的返回抑制更易受中央线索化条件的影响,听障被试的空间注意调节机制更具策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音高空间表征任务、心理旋转任务和音高辨别任务,探讨先天性音乐障碍者音高空间表征能力、心理旋转加工能力和音高辨别能力。结果发现:先天性音乐障碍组音高空间表征任务标准差、心理旋转任务错误率和音高辨别任务错误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 这些结果表明先天性音乐障碍并非音乐特异性障碍,而是音乐相关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激励自己并积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研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316名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初中生的特点,分析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分成综合发展型、均衡调节型和策略滞后型3种。(2)综合发展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最高,策略滞后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尤其是学习策略水平最低,而均衡调节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处于综合发展型和策略滞后型之间。(3)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警  余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82-389
幻忆(Déjà vu)是指任何对目前体验的一种不适宜的熟悉感, 并伴随着对过去体验的不确定感。年龄、梦、教育水平、旅行经历、生理状况和药物都会对幻忆产生造成影响。研究发现, 内侧颞叶和嗅内皮质与幻忆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主要通过知觉分离范式、情景再现范式、单成分元素交互作用范式、无辨别再认范式和催眠范式来研究幻忆现象。幻忆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眼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中国人眼对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中非彩色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并与国外有关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彩色的明度特性变化,对人眼色差辨别无显著影响,色差值仅随目视评价的感觉等级不同而异。此结果与国外有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中国颜色体系的非彩色系颜色样品提出了色差宽容度:△E<1.5。此色差宽容度已被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定为GSBA26003—94《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中颜色样品色差宽容度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范照  沈政 《心理科学》1997,20(3):274-275
1面孔识别中的疏编码特性1.1疏编码的定义灵长类视觉研究发现预下回一些神经元具有面孔选择性。那么,面孔信息是如何被预叶皮层神经元的活动所表征的呢?我们有两个可供选择的解释:一种是高度特异选择性的“祖母细胞”;另一种解释源于PDP思想,即认为每一面孔的信息被完全分布式表征到一个面孔神经元网络的每个单元,每张面孔刺激都会使网络的各神经元得到同等水平的激活。然而大量微电极记录的数据都不支持这两种解释。Baylis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存在高度特异性的“祖母细胞”,任一细胞都对若干个面孔发生反应;其次,不存在面孔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