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雅,故受众窄,且传播地点有限,趋于精英化;元代文人的艺术创作较俗,故受众广,且传播地点广大,趋于贫民化。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报刊是个舶来品,从报刊内容、形态到社会功能,都是传教士最先引入中国的。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成功地创办了大量的报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报刊模式。尤其是一些开风气之先从而为后世提供许多范式和样本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诸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以及传教士倾注心血经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报刊,诸如  相似文献   
3.
李晓 《思维与智慧》2014,(10):42-43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里,陆焉识,一个沉睡已久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被他从坟墓里拉出来,活脱脱地返回到人世间来。 从影20多年来,他早已经达到了事业上的顶峰。曾经,他出演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一夜名满天下。也有年少轻狂的岁月,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此后,他就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很倔强的,做一个人。这种人,就是简朴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谭嗣同把"荀学"和二千年来的封建意识联系在一起,认为荀学皆"乡愿",能从根本上体现这一点的便是荀子的"外圣内王"的政治思想,即以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会导致社会人才的严重虚伪不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良知、道德感和责任感,如果失去了这些,那就是虚伪的市侩阶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自己的外在身份与内在品质相统一,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5.
培训消息     
《天风》2014,(2):61-62
合肥市基督教堂举办第五期“好父母培训班”结业典礼安徽省合肥市基督教堂于2014年1月7日,举办第五期好父母培训班结业典礼。合肥市基督教堂主任薛连喜牧师总结说:”我们的培训班已经举办两年了,我听到了弟兄姊妹们热烈的赞誉.也在社会上听到了好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识分子走进教会,  相似文献   
6.
陈刚 《学海》2003,3(3):26-32
本文围绕 90年代几次大的争论把握知识界的思想发展轨迹 ,分析其发展变化 ,进而凸显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知识分子之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7.
爱的方式     
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父母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工作,两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唯一的儿子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并且学的是最好的专业。对于他们,生活是那么完美。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之后,回族知识分子发起了以挽救国家、振兴民族、弘扬伊斯兰教为目的,以创建社团、兴办学校、创办报刊杂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运动走向高潮,其影响遍及全国回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特性,便是古今中外多种思想互渗交织。回族知识分子在新与旧的抉择中亦面临如是境况。光绪三十二年北平王宽阿訇鉴于“各地礼拜寺附设之经学,教学方法陈旧迂拙,事繁效鲜”提倡经堂教育改革,“自是厥后,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至今流风所被,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地,几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顾颉刚先生将其称之为“近代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一、地中海两岸知识分子之间争论的核心:穆斯林的信仰与现代性要求的不相容观念 将传统主义和停滞的伊斯兰与理性主义和创新的西方对立起来,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什么新东西。19世纪末以降,穆斯林的信仰与现代性要求的不相容性,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地中海两岸知识分子之间争论的核心观念(勒南,2002;胡拉尼,1962)。自那时以来,这场争论的用语并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