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刚宏 《学海》2012,(1):190-196
基于现代行政法治发展趋势,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平衡,程序轻微违法并不导致行政行为无效,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我国行政诉讼法已经具备了设立补正判决的理论条件。补正判决不是一种独立的判决形式,作为辅助判决,与原告诉讼请求不相对应,是人民法院依据利益衡量原则对程序轻微违法作出的判决形式。补正判决作为一种特殊的判决形式,其适用可以在满足被诉行政程序违法行为没有撤销的必要、被诉行政程序违法行为被确认违法、行政主体履行程序仍有必要三个条件。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必要增设规定:"人民法院认为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出于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保护或者行政效率考虑,可以不撤销行政行为,作出确认违法判决,并责令行政机关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2.
高三由于其“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享有学校为其创造的最好的客观条件(如学习环境、师资配备、后勤服务等)。因此,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一般都放在高三学生主体身上。就高三学生主体而言,决定其学习效率的一方面是认知活动水平,另一方面是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笔者认为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重点应放在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上。笔者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还完成了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生良好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策略研究”的研究,对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含义、作用、表现及营造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木海 《中国宗教》2012,(3):48-51
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教会利益和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继续推动牧灵福传和民主办教进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依靠全国广大神长教友开创中国天主教会的新局面,中国天主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崇高理论的要点可简要列为五个条件,体积大或力量强的客体,它导致——;理性和意志能力很强的主体,引起;恐怖、紧张等痛感,然而;主体理性战胜、超越了可怖客体,痛感转化为快感,因而最后;理性主体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增强了信心。康德崇高理论,是前人有关崇高思想的集大成与极大发展者,就其影响来说是空前绝后,广泛而深刻的。康德的崇高理论达到了相当的深刻性,但同时也具有了非常突出的局限性。对于康德正如叔本华所说"一个精神上真正伟大的人物,他的完美的杰作对于整个人类每每有着深入而直指人心的作用;这作用如此广远,以致无法计算它那启迪人心的影响能够及于此后的多少世纪和多少遥远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1997,(2):38-39
利益人群服务社会宗教界爱心与善举花絮︵四︶本刊编辑部佛教界为灾区踊跃捐款●自1996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发出赈灾紧急通知以来,在赵朴初会长的号召和带领下,全国佛教界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据中国佛协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11月底,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  相似文献   
6.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在美学史上不乏美学家对审美主体作出理论上的诠释和规定,但直到康德为止,其理论内涵才被真正确立下来.本文试通过对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进行的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必须恪守的原则,即非功利性、无概念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这些原则为审美主体的确立以及审美主体的自律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镜像书写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60名右利大学生(男女各半)为被试,在笔划水平上对十四种不同书写方式下快速书写时所出现的自发性镜像书写进行了研究。所有被试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对照两组,组内男女各半。对实验组加以注意干扰。书写内容是十个阿拉伯数字(0—9)及十三个汉字组成的一句话。本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干扰、感觉的反馈调节,书写内容的特点是影响镜像书写出现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镜像书写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稳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原理,从儿童的实际社会生活过程出发,运用系统方法论证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反馈回路系统则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动力场。本文还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控制论模型,从活动的机能性方面探讨了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化动力机制,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矛盾运动的原理和过程;平衡化机制是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规律支配的。  相似文献   
10.
刘稚颖 《心理科学》1997,20(5):428-430
记录7名左颞叶癫痫病人和9名正常人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2)红色闪光刺激,(3)陌生人噪音识别,(4)陌生人面孔识别。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视觉信息加工中无差异,在噪音识别中病人的N150和P300波潜伏期大于正常人,表明其复杂听觉认知功能受到影响。红色闪光刺激和噪音识别条件下,病人的P100波幅大于正常人,说明病人对强刺激的物理强度有较高的反应水平,不易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