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开展,保肛率和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近10年来开展的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弥补了治疗方式上的不足.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运用矛盾分析原理,得出125I粒子植入治疗主要是针对晚期直肠癌、手术切除困难或伴有残余病灶、术后复发和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患者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比较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2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雷替曲塞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有效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A、B组疾病进展时间分别是7.5个月和5....  相似文献   
3.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IGFBP-2及IGFBP-6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IGFBP-2及IGFBP-6蛋白的阳性表达及mRNA的表达量在三组组织中均存在异常表达情况,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IGFBP-2、IGFBP-6的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存在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以把二者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体验、信念.采用目的抽样的办法,选取18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发现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使身体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等.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对中医的认识逐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各种症状及客观指标的改善上,近期良好的治疗体验使患者对实现远期目标更具信心.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近期疗效及其在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回顾性收集50例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NMⅡ期17例、TNMⅢ期33例。均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2Gy,每天1次,每周5天,总剂量50Gy。同时口服替吉奥化疗,治疗结束休息4周后行临床疗效评价,决定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6.
回顾直肠癌手术的发展史,追求根治与功能相互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对立、演化、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手术技巧的问题,而是如何掌握保肛原则的问题。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于实践,才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死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术前准确分期、评估,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术式,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先决条件。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保证断端切缘和环周切缘完整、无癌细胞残留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关键。新辅助治疗可降低T3、T4期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发挥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优势对防治直肠癌局部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循证医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全身条件、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的范围以及距齿状线的距离而个体化对待。对于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是否行结肠贮袋吻合术、直肠癌术前是否新辅助治疗以及是否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这些方面都需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不能凭个人主观意愿,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骨盆测量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当前各种骨盆测量手段,分析骨盆径线与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关系。CT和MRI是目前直肠癌骨盆测量的较好选择,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上耻骶尾骨最短径、骶尾骨长度和骶尾骨弯曲度等径线对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证实。未来的研究需要建立骨盆测量评价标准以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