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怀忠 《管子学刊》2006,(3):111-114
三纲八目思想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思想。三纲思想为当代职校校长在个体道德修为上提供的借鉴是作为校长应首先重视自身道德人格的修养,并要鼓舞教职工士气,振奋教职工精神。校长的行为是追求一种境界,落实为为他人、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终极追求。八目思想引导校长必须通过学习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又必须形成一种道德推动力。只有形成道德推动力才会形成卓越的道德分析,最终落实为积极持续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
景以恩 《管子学刊》2013,(1):111-118,2
夏民族,扩大而言之,即华夏族的起源问题,历来有东西方两说。早年,王国维主张华夏族起源于东方,后杨向奎先生因之。后来,傅斯年主张夷夏东西说,即夷族居东土,夏族居西方。近年,李学勤先生认为:夏朝管辖地域不仅限于西方,也包括东方。笔者根据古史记载,认为李先生所说夏朝兼有东西方地区实为晚夏时代情形。早夏时代,夏民族不仅源于东方,且在山东建早夏王朝。后来,夏朝西迁,始兼有东西方之地。同时,夏祖尧舜禹及始祖黄帝亦皆源自东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大学》三纲八目的逻辑结构 ,然后分析《大学》所设计的三纲八目人生图式的道德内容、历史依据及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孔孟思想是典型的德性伦理思想,孔孟德性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主要包括恭、宽、信、敏、惠和仁、义、礼、智、信等德目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孔孟德性思想是现代社会融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应对现代社会挑战的自律武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博大民族情怀的心理根基。  相似文献   
5.
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教育轻行为训练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养成训练则被证明是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的有效路径.这是由品德生成的客观规律、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验教育、实践育人的任务决定的.要切实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德目指标应易记易循,行为准则须明确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应贴紧未成年人实际,训练活动要注重可操作性,强化情感体验环节,抓好"小处"、"小事",注意训练活动的持续性和家校(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养成成果.实践证明,从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正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以忠、孝、仁、义、礼、勤、俭,信、和、耻为内容的"两纲八目"德目规范体系言约义丰,是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和基础.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足当代中国公民最基本的品德要求,吸纳人类道德文明成果,易为未成年人记循等是建构这一体系的依据.二级德目的提炼设计遵循了与优秀传统美德的连接、注重贴紧生活实际、体现社会对未成年人最基本品德要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孙坤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11-111
那木罕是一位生活于元明之际的少数民族遗民诗人,元亡后他隐居遁世,衷于诗歌创作,尤其偏爱如石、竹、菊之类具有坚贞意象的景物;同时,作为誓不仕明的元朝遗民,通过对贞洁之物的吟咏来传递其对故国的坚贞之情,诗歌尽显忠君爱国之色。因此,那木罕诗歌中坚贞意象与忠爱之诚并蒂显现,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树明  张光明 《管子学刊》2011,(2):121-128,131
本文根据桓台史家殷商文化遗址与高青陈庄发现周公东征设防薄姑的相对距离,位置及其遗物、遗迹有关情况推断,所谓桓台史家商代文化遗址,是周公东征设防陈庄一带,以继续威慑、监理东夷旧部中的主要敌对势力“薄姑”国的一个都址。又根据桓台史家发现族姓徽文方面的资料,并证以文献资料、金文资料推定,有商一代居住在桓台史家的“薄姑”国一族的本名,是一个与商代王室通婚、关系至为密切,为现代学者称其为亚其或箕([已其])的一族。至于亚其或箕([已其])的族,所以又有“薄姑”即矢镞“偻姑”一名,原因在于亚其或箕([已其])先民,以箭神、射神夷羿为宗神,有崇武、尚箭之风,或因此族有崇拜矢镞、弓箭类射具为神灵的习惯。也或因其与敌交锋临阵,有披挂矢镞、弓箭类射具的风习,故而得此别名、混称。  相似文献   
9.
去非 《管子学刊》2001,(4):86-89
东夷就是齐地,东夷齐地古有君子国之称,因而是羲农文化或羲炎文化的发祥地,君子之国,礼义之邦,故为孔墨渊源所自,太公是东夷人,故行“因俗简礼”之政,其通利未之道,而而促成“商品经济的发达”,“极女工之巧”,因而有妇女经商行贾,有“女闾”出现,行商妇女不是娼妓,不当信犬见雪而怪吠。襄公,文姜是私通内秽,无社会性,普遍性,战国秦汉间齐多神仙方术之士,但与“巫儿婚俗”则风马牛不相及,至于“桓公淫骨肉又甚于乃兄”的判谳,可待《书虚》扫除蔽目的一叶。  相似文献   
10.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中意象造型成为支撑这一体系的基础,传统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绘画的观察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