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认为,治理国家既要采用怀柔政策,主张为政者"先之以德",通过整饬四维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又强调"法不可不审",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树立君主的权威,赏罚严明,使人们严格遵守各项法令制度,坚持"且怀且威",礼法并重,其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磊 《美与时代》2013,(1):46-47
《红楼梦》作为清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不仅在文学、医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广泛,而且在美学领域独具造诣,在色彩的运用上炉火纯青。通过色彩的巧妙应用,《红楼梦》大放"色彩"之光,传递了丰富的感情符号,促成了情感碰撞升华。了解《红楼梦》描写的用色之巧,对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都有启发作用。生活因色彩而美丽,世界因色彩而绚烂。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艺术的长河中,有一部长篇小说居然能透过文字大放  相似文献   
3.
正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也是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在被当作本主崇拜的神灵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道教神仙。另外,在迎本主等仪式活动中也融入了一些道教元素。道教已经扎根于白族的信仰生活。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绵远的文化传承,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滇僰"。白族信仰本主,本主的白语发音为"武增",意为"本境之主"或"我的主人",属于地方性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4.
5.
天师道,初创时俗称“五斗米道”。教内则称“正一盟威之道”。因道教尊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主领道教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诸派,统称“正一道”,以区别于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博物馆藏道教《十戒经传授盟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刊布了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道教写卷<十戒经传授盟文>及题跋(甘肃省博物馆编号017号).<盟文>记述了年廿一岁的道士索澄空入观与师傅签订传授规约等方面的内容,明显属道教的科戒仪轨,为敦煌道教历史与仪轨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文中详细考证了神泉观的位置,认为其应在沙州城东四十里的清泉驿,而非过去所认为的神沙乡的阳沙里或平康乡的修武里.  相似文献   
7.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17-130,192
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山东高密进入到了世界人的视线中,而一提到“英国南部维塞克斯”就能与托马斯·哈代小说联系起来。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与莫言《红高粱家族》这两部作品分别以英国南部维塞克斯和山东高密为写作背景,充满了浓重的地方色彩主义。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人物语言、民俗歌舞和小说的民间故事结构等四个方面,本文旨在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地方色彩的运用来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在文学创作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修真玉经》(以下简称《玉经》)乃道教正一派弟子受“盟威”的必读经典。近百年来,《玉经》散佚,授时缺此经典。公元2001年6月,嗣汉天师府道教经典整理小组在浙江民间发现了《玉经》手抄本。经文系民国初期岩峰梁声闻誊写。为更好地发掘、抢救和整理道教传统文化,现将《玉经》全文抄录于后,供正一道友和专家学者们研究之用。经文中的标点、注释系作者所加,如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修真玉经(正文)三八治图①《修伏阴神律》。正一真人姓张名道陵,字辅汉。其先②本徐州沛国丰人也。少业③儒术,精通经史,系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南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法箓部仪》做了细密的分析和考释。从此经我们知道南朝天师道举行登坛告盟仪,这是天师道传入南方后受南方道教(尤其是南方方士传统)影响而创立的新仪式。它应当是信奉太一神且自称太一道士的天师道道士举行的仪式,与敦煌写本S.203记载的南朝天师道授箓仪多有近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