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皮尔士一直试图为他的实效主义提供一个有效证明。他为了向这个证明提供基础而作出的初步努力表明,实效主义是何等深入地嵌入到了他的哲学系统当中。皮尔士在此研讨的实效主义的基础是他的现象学以及来源于他的现象学的概念配价学说。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合理期待经验将仅仅展示三个"不可分解的元素",并且给出了对自己的归约论题的一个简略证明。另外,皮尔士试图使得哲学成为科学的事情,而为此目的就必须"摒弃所有使得哲学成为文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思维的动画",存在图是查尔斯·皮尔士在现代符号逻辑草创时期所建立的图式逻辑。20世纪初期,现代观念的符号逻辑出现之时,存在图在学界的研究有着完全相反的立场,其传播过程更是相当微妙。存在图的哲学方面对当前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如镜像逻辑和图像之间的关系、逻辑常项的意义问题、镜像逻辑的认知经济性、弗雷格-罗素论题的失败以及思维语言假设的失败等。  相似文献   
3.
所有皮尔士的研究者们都应注意到:皮尔士对于哲学本性的理解在今天很不常用.皮尔士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是一位物理学家,再次才是一位对于哲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就是科学逻辑.哲学被他视为一种严重依赖于科学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就是概括意义上的科学.从历史上澄清这一点,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皮尔士的相关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皮尔士对于科学本性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也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逻辑联结词和量词都是逻辑的核心概念之一。2004年以来陆续出版的多卷本《逻辑史手册》,计划在第11卷专门以一卷的篇幅来研究后承关系、量词、否定、联结词、模态、自然推演、逻辑图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皮尔士有关数学、形而上学和逻辑学之间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辩护.与常识观点不同,皮尔士认为,以学院逻辑为主的逻辑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的任务在于对思想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获得真理.数学不需要这样的逻辑学,因为数学不是一种实证科学,它所关注的不是实证事实或真理,而是精确、清晰和连贯.数学是对经验事实的理想化,因而它首先需要的是想象力、专注力和概括力.在皮尔士看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应该是一种探讨经验事实的实证科学,它需要逻辑学尤其是学院逻辑来加以控制,因而形而上学需要逻辑学.  相似文献   
6.
皮尔士存在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文 《世界哲学》2006,3(1):94-103
存在图是现代逻辑草创时期皮尔士在其关系演算和谓词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示逻辑句子和推理的图式系统,是皮尔士用来证明其形而上学的工具,它的重要性直到计算机表示的图示推理得到发展后才得以确认。本文首先以经典逻辑为背景研究存在图的各个部分,然后讨论存在图在当代许多学科领域的回应和应用以及它在逻辑史上的地位,最后考察存在图对于皮尔士形而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查尔斯·S.皮尔士(1839—1914)的一生及其成就备受争议和瞩目,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学说的广泛性和原创性。当前哲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皮尔士,譬如现代逻辑、符号学、指号学、可能世界语义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等。此外,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也被当代哲学家视为无尽的宝藏。如果把他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弗雷格做一比较,那么可以借用这样一个隐喻:皮尔士是一只狐狸,而弗雷格是刺猬。“狐狸知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晓一件大事。”计划30卷的编年体《皮尔士文集》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才出版6卷就足以…  相似文献   
8.
孙宁 《现代哲学》2023,(4):87-93
本文主要考察皮尔士的知觉理论,并尝试解决皮尔士思想内部的解读疑难(推论主义与直接实在论的冲突),同时涉及当代英美哲学论域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整合因果进程和认知进程。本文试图阐明,我们在讨论皮尔士的知觉理论时应该将视角从显象学(phaneronology)推进到他的广义符号学(semiotics)。这个推进步骤将帮助我们得到如下结论:刺激和推论的结合只有在经过符号学对显象学的转译和更新之后才是可能的,探讨知觉的基本论域必须从狭义的认识论转向广义的符号学。  相似文献   
9.
皮尔士的哲学教义里,符号始终处于形态外化和思想的非外化二者相互交织的状态,构成符号的悖论。但这一表层的悖论实质揭示了符号的本质:符号既是思想本身的运行,又是新思想不断产生的基础,同时为克服思想内在的不可交流性,又必须以外化的形态加以显露。思想的不间断运行必然指向旧思想作为新思想的基础和条件,而思想以符号为运行方式,又必然构成符号的不间断延伸。皮尔士教义的深刻性在于:不存在单纯外化的符号,或不以思想为前提的实体性符号,真正的符号不过是思想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0.
编者导语     
<正>现代逻辑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自从弗雷格、皮尔士等创立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数理逻辑黄金时代"和70年代的"哲学逻辑黄金时代"。逻辑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概念。20世纪前30年间,我们大致可以说逻辑就是类型论;一阶逻辑成为大写的逻辑(the logic)则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