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肺癌为人类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占首位。近年又有增强趋势,且越来越趋于年青化。然而迄今人们对肺癌的认识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其成绩仍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对晚期肺癌几乎是一筹莫展。然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在10年前看来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可以相信:随着人类对肺癌发生认  相似文献   
4.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2,(5):49-51
在福建省漳浦县,陈志红弟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于1999年担任漳浦县祥龙石英砂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该公司是全国"ISO标准砂中砂"的唯一生产基地,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防科技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建设局等部委和单位的表扬和嘉奖。他又于2003年创建了福建省华福石英砂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的两个公司都曾被评为重合同守信义的企业,华福石英砂有限公司还是2010年开始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5.
探讨逆行性肾盂造影联合输尿管软镜在诊断小肾盏癌中的价值。回顾分析5例小肾盏癌临床资料,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提示尿路上皮癌I级(Ta-G1),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且均未出现肿瘤其他部位转移等并发症发生。对5例患者均进行随访,1年期间每3个月行尿常规及B超检查均正常,1年生存率达100%。患者出现血尿症状,虽然常规检查(尿常规、B超、IVU、CT或MRI等)诊断不明确者,都可行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一旦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异常图像,均可提示肾盏癌,使误诊率及漏诊率降至最低程度,尽可能阻断早期肿瘤的发展。故逆行性肾孟造影联合输尿管软镜可提高早期小肾盏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伊斯兰教的信仰关怀、情感关怀和死亡关怀“三关怀”,提高癌症患者临终关怀质量和癌性疼痛心理治疗效果,作者根据在宁夏回族地区癌症患者中开展临终关怀的五年实践体会,从临终关怀的宗旨和目的出发,探讨了伊斯兰教的临终关怀之信仰关怀、情感关怀和死亡关怀三种形式和内容,解释了癌性疼痛的原因、疼痛的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及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和原则,总结了在宁夏回族地区开展临终关怀应用伊斯兰教的信仰关怀、情感关怀和死亡关怀”三关怀”与癌性疼痛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IGFBP-2及IGFBP-6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IGFBP-2及IGFBP-6蛋白的阳性表达及mRNA的表达量在三组组织中均存在异常表达情况,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IGFBP-2、IGFBP-6的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存在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以把二者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生物细胞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刺激后,会发生一种应激反应,其间细胞内的正常蛋白质合成受抑,而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这种现象及所合成的蛋白质被称之为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研究发现,热休克反应是生物细胞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反应,并广泛存在于从原核到真核生物的生物体内。对人类而言,其功能是多样的,利弊共存,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