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的人,可以大抵分为两类:一是乐观者,一是悲观者。乐观与悲观,只一字之差,反映出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截然不同,当遇到挫折或灾病时,处理结果也完全两样,因而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生命质量。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悲观使生命的原野肃杀,乐观使生命的原野葱绿。悲观,是因为短视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一根甘蔗拿在手里,乐观者先从梢部吃起,越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认识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化发展趋向,尤其是剖析了个人的生活条件模式以及行为的理性化演变趋势.这一研究对现实中政府、民众乃至个人在危机过后进行反思、提高、做出理性变动,以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与民众进行沟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身病与心病     
一、瘟疫流行惊世界,防治疾疫须治心2009年4月初,一种被称为甲型H1N1的新型流感在美国和墨西哥等国爆发,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迅速蔓延到75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6月11日,全球确诊病例达27000多人,死亡140多人,世界卫生组织将警  相似文献   
4.
仪式研究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东巴教仪式繁多而复杂,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祭神与祭祖、超度、驱鬼.驱瘟疫鬼仪式是驱鬼仪式中较独特的一种,本文在实地调查及采访纳西族祭司--东巴的基础上,对驱瘟疫鬼仪式中的一些要素作初步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写在前面: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选编了无神论或(宗教)哲学相关的经典之作,虽然它们有着无法避免的时代特征,但穿越百年、千年的时空,今天仍旧能够感受到它巨大的思想魅力给心灵带来的震撼.给思维带来的新鲜活力和深沉力量。  相似文献   
6.
痨病乃结核病在中国的旧时俗称,指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曾是蔓延全球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有"白色瘟疫"之称。耐人寻味的是,在英语里医学中的"结核病"竟与经济学中的"消费"概念是同一个词:"consumption"。也许是为了使叙说分辨有序,现代医学多用"pulmonary tuberculosis"来表示"结核病",久而久之,"consumption"一词所含的"结核病"意思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和日用语境。  相似文献   
7.
瘟疫历来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威胁,在我国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中,道教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以宗教方式来驱除瘟疫、安抚人心之外,道教更是以医学的方式,通过道教医药学家们的医学活动来防治瘟疫,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瘟疫防治文献,总结了较为合理的瘟疫认识,而且形成了独到的瘟疫防治方法体系,为我国历史上的瘟疫防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认识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化发展趋向,尤其是剖析了个人的生活条件模式以及行为的理性化演变趋势。这一研究对现实中政府、民众乃至个人在危机过后进行反思、提高、做出理性变动,以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与民众进行沟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瘟疫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在中国古人抵抗瘟疫的历史上,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众遭受疾疫侵袭时,道门中人并没有隐遁山林,而是积极投身于防治疫病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对于染疫患者的救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医学疗法:针灸、药剂等;(2)法术疗法:符咒、劾厌等;(3)仪式疗法:上章谢过、修斋祭祷、设醮送瘟等;(4)心理疗法:持诵经咒、虔诚奉道等。这些应对措施中既含有科学化成分,也带有宗教神秘色彩,均彰显出道门中人对生命的尊重及其寄托于道法战胜病疟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医学防治瘟疫的艰难历程,是逐渐摆脱神学控制和纠缠从而产生科学认识的过程。古人对待疫情的办法,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借神驱鬼,一种是使用医药。中国古代早期全社会都信仰神祇,认为大的疫病是天降灾祸,并以改进政治来回应上帝的批评和惩罚,同时探索治病的办法。尽管中医曾混于巫,但后来摆脱了巫术的控制,医疗实践才是中医的真正起源;历史上的瘟疫催生了医学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不断加深对瘟疫的认识,包括病因、传染性、预防和治疗药物等等,在现代抗疫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作用。中国传统医学作为对两千年来医学实践的总结,经历了一个不断产生新学说、否定着旧的学说的过程,伴随的是鬼神巫祝因素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