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娱乐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的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学习困难初中生注意特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0名LD初中生与对照组进行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转移、集中的测验比较。结果表明,LD学生的各项指标显着低于优等组学生,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水平与中等组学生的差异不显着,表明注意转移、集中更能有效地鉴别LD学生与对照组;LD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初中生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着,受年龄制约不明显。测试分析表明,对LD学生注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神经心理、抑郁状态、认知冲突、学习行为、教养方式;讨论揭示,LD学生注意发展迟缓与其高级心理活动的脑部神经基础薄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感恩对初中生合作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追踪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究了特质感恩与内在的合作倾向,状态感恩与外在的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女生的特质感恩、人物取向感恩显著高于男生;初一下的合作倾向显著低于初一上、初二上时期;(2)初中生的特质感恩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合作倾向,状态感恩的唤起会增加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8名11~14岁初中生的深入访谈,初步探讨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发现:(1)初中生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行为,其次是交往行为。此外,安慰行为、公益行为、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也被他们认同;(2)初中生对不同行为主体间发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有明显差异,他们更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亲社会行为;(3)普通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对帮助行为和交往行为认同的比率差异明显;(4)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人  翁柏泉 《心理科学》1999,22(4):367-368
1前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考察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多数认为现在学生的焦虑水平太高。但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研究多数是采用某种测量工具对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即属于静态的研究。作为调查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一取样的合理性问题,特别是时间取样的合理性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对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即对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焦虑状况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按常识推理,中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本研究使用《初中生词汇学习策略问卷》对江西省某中学99名初二学生的英语词汇策略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其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持词汇最好是一遍一遍记的学习观念。在三种一级学习策略中,初中生较多地使用认知策略,尤其是其中的重复策略,这与其学习观念有关。英语学习成绩与词汇学习策略正相关,而且,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落后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年轻家长把孩子托管父母或亲属,甚至让儿童自己在家就学,在农村出现远离父母的就学一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如何呢?这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由于临时托管,特别是隔代托管,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同时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优等生”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多,故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长时间提不上来,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视角,运用元分析技术梳理了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探究了影响其关系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共27篇中英文文献,56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包含被试17146名。结果显示,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98),与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65)。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歧视知觉测量工具的影响,与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歧视知觉测量工具、学龄段以及消极结果类型的影响。同时,元回归分析发现,文献年份对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 性别对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探索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新路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