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宗教》1997,(2):38-39
利益人群服务社会宗教界爱心与善举花絮︵四︶本刊编辑部佛教界为灾区踊跃捐款●自1996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发出赈灾紧急通知以来,在赵朴初会长的号召和带领下,全国佛教界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据中国佛协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11月底,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认识领悟疗法在监内治疗强迫思维服刑人员的效果。方法:1例强迫思维服刑人员在监内接受连续5周,每周一次的认识领悟疗法治疗。采用SAS、SDS、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对在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实施测评,并收集来访者、他人和治疗师的随访评价。结果:个案经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后三月随访,焦虑、抑郁水平下降,Y-BOCS减分率达58%,痊愈。结论:认识领悟疗法在监内治疗强迫思维服刑人员存在一定的效果,但未来仍需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3.
将女性题材电影海报和男性题材电影海报做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并针对不同点做出详细概述,对两大类海报在构图,图形,色彩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两大类电影海报以及类型片电影海报设计的一般规律:即女性题材电影海报画面纯粹,构成要素极为单一且一目了然,一般以女星头像,半身或者全身像为主;整体色彩清新靓丽,色彩明度,纯度,对比度都比较高,通过在色彩地图中作比较发现,女性题材电影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在色相地图中偏向于红色,黄色。以男性为题材电影海报一般由整张多个男性摄影组成,画面加入较多点,线,面的元素。从色彩上来说,明度和纯度比较低,对比度小。在色相地图中对比发现,以冷色调为主,色彩整体偏向于蓝色,紫色或者是偏向蓝紫的灰色调。此规律可应用到今后的海报设计中,希望对以后的海报设计人员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由霍建起导演的影片《暖》以看似诗意化而实际残酷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女性真实的一种生存状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暖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主体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意义,一味的依附于男性,始终是被询唤、被拯救、被激活的客体与被弃置的对象,很难以主体的身份实现对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完整把握。在暖的身上体现了“女性”的附属感和“第二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高出监前罪犯的回归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罪犯出监后安全稳定回至社会是回归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也是有效预防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我国罪犯回归工作还十分缺乏。本文论述了心理学视野下的回归概念,心理学在回归工作中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回归工作的进程演示及主要基调,以期对我国罪犯回归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情绪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锋  何存道 《心理科学》2003,26(3):438-440
采用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265名客车驾驶员的情绪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年龄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有显著影响,对其余各种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影响;(2)女驾驶员的紧张精绪显著高于男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于低于男驾驶员;(3)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等消极精绪显著高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4)事故组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安全组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安全组驾驶员。  相似文献   
7.
计文 《天风》2004,(8):40-41
四十岁既是跨入不惑也是即将迈进可能的“中年危机”领域。中文把英文的“Crisis”翻译成“危机”之中都蕴含着“机会”、“转折点”之意。而我们所信的神是“改变和扭转生命”的主,他乐意使我们的“危机”变成“转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男性身体意象失调越来越普遍,大众媒体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媒体对男性身体意象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身体意象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调控等方面。研究者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三重影响模型(Thompson,Heinberg,Altabe,Tantleff-Dunn,1999),用以解释媒体影响男性身体意象的作用机制。该模型假设社会文化因素,即家庭、同伴、媒体是身体意象失调的三个最初影响源;外貌比较和"瘦理想"或"肌肉理想"内化是社会文化和身体意象失调之间的中介变量。未来研究应关注被试群体的多样化,将实验室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并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作用,对三重影响模型进行丰富和拓展,同时运用脑科学技术探究其神经机制。此外,还应从干预的角度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龙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4):120-121
归因与态度理论在服刑人员改造中的应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遭遇尴尬     
同性恋(homosexualism)对同性别者产生强烈依恋感和性爱的行为,它是性变态中最常见者,对同性恋行为争议很大,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各有不同态度,古希腊崇尚男性骨骼肌肉的自然美,故赞许男性间的同性爱慕,认为它比异性恋更为高级。中国明清两代对同性恋较宽容,所以恋风盛行。犹太一基督教又则视同性恋如同通奸等均是罪恶,一直到20世纪,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才有所改变。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