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爱和归属感(亦称为社交需求)。当社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比如没有人交谈或是和周围人的关系都很表面化,人会因孤独而烦恼。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孤独与孤立是不同的,不仅关注人们社会交流的数量,更加关注对于社会交流的质量的感觉,也就是对社会关系的个人满意度。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会时常感到孤独。甚至那些经常被人围着或是和别人交往频繁的人也会感到孤独,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交需求没有真正被满足。  相似文献   
2.
周冬梅 《大众心理学》2020,(5):29-29,23
咨询室里的他深深地低着头,蓬乱的头发,黑色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紧握的双手有些颤抖,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满眼的阴郁。手臂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刀疤似乎在帮助着沉闷的他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苍凉而悲伤。他不是一个特殊的来访者,而是众多青少年来访者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安全感是每个人内心最基本也是最深层的渴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对安全感的需要位于仅高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基层。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没有焦虑和欺凌这么简单。真正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会让孩子们在物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都感受到安全。不安全的环境会严重损害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而创设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则需要学校和教师从多个层面进行建立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趋向,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开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一些日常生活语言也陆续进入哲学话语体系之中,从而使哲学呈现出玄远与切近、高蹈与尘俗的统一。现代著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