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     
《理学与易学》向世陵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全书共231页,25万字。理学的理论创造与《周易》密不可分,《周易》是其重要的理论源泉。作者立足于此,对宋明清理学中与易学息息相关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阐发。第一部分是关于宇宙的化生问题。首先阐述了邵雍以天地之数论天人生成演化的宇宙学说,  相似文献   
2.
邹相 《佛教文化》2012,(6):98-99
《易·益》载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三国时魏国的王弼注解为:“迁善改过,益莫大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写道:“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从中可以看出,迁善改过的重要性。“迁”,即迁移、转变之意,即是说,要“见善则迁,知过则改”,唯此,才能“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宋明理学,元代理学的研究往往只是附带。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卷首.序录》中指出:"关、洛陷于完颜,百年不闻学统,其亦可叹也。"(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18页)整部《宋元学案》,属两宋的有九十四个学案,而元朝仅占其中六个学  相似文献   
4.
宋元明清时期的新安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理学是历史上以新安(今安徽黄山市,原徽州地区)籍理学家为主干组成的一支地方理学流派。该学派崛起于南宋,发展于元代,寥落于明代,终结于清代,对十二世纪以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它近七百年的盛衰过程中,始终有一以贯之的学术宗旨、一脉相传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胡宏(五峰)是南宋初期最有名的理学家,全祖望曾这样评价他的地位:"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黄宗羲、全祖望,卷四十二,第1366页)胡宏开创的"湖湘之学统"在南宋盛极一时。尽管元代以后湖湘学派湮没无闻,但自近人牟宗三表彰"五峰——蕺山"一系为宋明理学正宗  相似文献   
6.
<正>杨时(公元1053—1135年,号龟山先生)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理学家,在宋代理学发展史上,他以二程洛学为宗,会通北宋理学诸派之说,开创"道南"系理学,为两宋之际理学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杨时修订《伊川易传》,编辑二程语录,并继二程而推崇《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不遗余力地阐发儒家经典,著有《周易解义》、《论语义》、《孟子义》、《中庸义》和《三经义辨》等书,形成了独特的理学思想。本文着重论述杨时理学中颇有特色的中庸思想的主要特征,并从其思想渊源和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的《中庸义》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7.
“道家”和“道学”在历史上曾是何种意思,尤其“道学”究竟是宋明理学家首先使用的专有名词,还是道教原有的词汇,不可不加以辨明。在古代,“道家”往往就指道教,甚至使用频率远过于“道教”。道教经典或入“神仙家”类,或入“道家”类。汉代学术分类,把专门论道的归入道家。《  相似文献   
8.
早期闽中理学指的是朱熹闽学产生和形成之前的福建理学。而闽学是就朱子学而言的,包括以朱熹为首及其门人在内的南宋朱子学派的思想,它与早期闽中理学之间存在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早期闽中理学学者对理学思想的传播和阐发,为后来朱熹闽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做了理论准备。从本质上  相似文献   
9.
容膝     
河北古城正定大佛寺内,有一方著名的石刻,上书“容膝”二字,苍劲从容,落款为“晦翁”。“晦翁”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的号。朱熹为何要在这里题字?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大佛寺当时有一排专供游客住宿的小屋,名曰雨花堂。雨花堂的建筑格式很特殊,从大到小,共一十八间。大者二丈有余,小者只能容下一人。客人所住房间大小,以向寺院施舍财物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曾指出:"宋之群儒,经义最富,独诠解《周礼》者寡,见于《志》者仅二十有二家而已。盖自王安石当国,变常平为青苗,藉口《周官》泉府之遗,作新经义,以所创新法尽傅着之,又废《春秋》,不立学官,于是与王氏异者多说《春秋》而罢言《周礼》。若颖滨苏氏、五峰胡氏,殆攻王氏而并及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