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孟振华 《学海》2011,(3):68-72
"巴比伦囚虏"是公元前6世纪的重要事件,影响到整个太历史进程。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背景,学界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结论。本文结合文本与考古信息,探讨大人口变化及被掳人数、被掳人员构成、巴比伦对其政策和留居大者情况等因素,探索该事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徐新 《学海》2005,(3):41-49
公元40年,当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池,残酷镇压了太民族的反抗时,人们开始担心太民族的命运,担心太民族在过去上千年历史时期中创造出的独特文明形式--太文化的命运.然而,后来的历史却表明,太民族和太文化不仅奇迹般地得到留存和延续,而且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当人们仔细审视这一历史时期时惊奇地发现,这一"奇迹"的出现竟与一个座落在以色列地沿海平原上、名叫"贾布奈"的太学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在那里聚集的一群太知识分子和在那里发生的一系列具有变革意义的思辨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马尔谷福音记载:罗马的百夫长站在耶稣十字架的对面,看见耶稣这样断了气,便说:"这人真是天主子!"(15:3)。路加福音报告说:百夫长看见所发生的事,遂光荣天主说:"这人实是无辜的!"(23:47);玛窦福音的对观叙述则是:百夫长和同他一起看守耶稣的人,一见地动和所发生的事,就非常害怕说:"这人真是天主子!"(27:54)。罗马的百夫长在十字架上看到了什么致使他宣告:"这人真是无辜的!""这人真是天主子!"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传统之医疗专业和医患关系发掘出中国医药所具有的一种视医疗为仁术、视病亲的医患关系,合理回应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的医师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所结合成的亲密关系,重修医患与家属互相信任的方向,即建立一种家人之间的内在的信任关系,让病患与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和专业的服务.最后建议医院方面提高专业质素的具体表现,使病人有回家的感受,提升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公元711至1492年,穆斯林政权在伊比利亚半岛维持了长达8世纪的统治,期间,阿关系经历了从共生共荣到走向分裂的过程。本文以8—15世纪时期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原始文献为史料基础,梳理安达卢西亚穆斯林政权宗教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境内太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旨在反映宗教政策对阿关系以及阿拉伯民族自身兴衰间的内在逻辑,从而为审视当今全球宗教矛盾和文明冲突提供历史之鉴。  相似文献   
6.
天主教婚姻观有三个原则:1.单一性,即一夫一妻制;注重心灵的结合,爱的奉献;2.永久性,不可拆散;由于婚姻需要相互恩爱包容,结为一体,所以它为让人人格成长的学校;3.向生命开放,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把绘画中几乎每件物品都赋予了神圣的宗教含义,同时其象征手法的充分运用,也诠释了天主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