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鲍靓,亦名静,晋代道教徒,字太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原籍东海人(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人)约生于公元260年。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鲍靓于蒋山遇真人阴长生授尸解术。多次奉命争战,升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当时广东广西两省分为三个郡:南海郡、苍梧郡、象郡)。带他的独生女潜光,世称鲍姑赴任。  相似文献   
2.
吕宏伟 《美与时代》2016,(9):104-105
王斌墓志于1987年出土于德州市宁津县龙潭村,墓志刊刻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志石长、宽皆40.5厘米,青石质。志文共18行,每行25字不等,共计417字,楷书。每列有界格(图1)。志盖呈覆斗形,大小同志石,减地阳刻九字篆书"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铭"。  相似文献   
3.
姜伟  王辉 《中国道教》2008,(2):39-42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始建于汉武帝年间,名为"沓氏县",属辽东郡,魏晋开始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数次征讨终于收复,辽代设苏州,金贞祐四年(1216)设金州,明代为加强海防,设金州卫,清代设立副督统衙门,一直是辽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4.
法显(334-420),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所著述的《佛国记》对中国西北及中亚、南亚、东南亚30多个国家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以及社会发展、经济制度都进行了详细记述,其丰富的内容不仅被郦道元的《水经注》引用,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多种版本在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5.
佛教禅宗在江西的弘扬传播,历史悠久,名山甚多。或许是由于历史沿革变迁复杂,资料散佚的原故,对“龚公山”等几处遗迹今址出现不少讹误。近几年,因工作的需要,在这方面做了些力所能及的考证,现将有关资料缀以成文,以求教于史志界诸同行。龚公山据《五灯会元》记载,为弘扬南岳怀让禅师法绪,释道一“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云南道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 《中国道教》1994,(2):24-28
道教传入云南,早在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立之时。张陵创教时所立“二十四治”中,有“蒙秦治”、“稠粳治”分别辖有越嶲郡、犍为郡地盘,而汉时越嶲郡大体相当于今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昌等地区,键为郡则大体包括今川南及滇东北地区。五斗米道创立后不久,由于受到中原封建统治者的挟制而陷入了暂时的沉寂。据《三国志·和洽传》言,曹操征服汉中张鲁的五斗米道政权后,“竟徙民弃汉中”;大批的五斗米道徒被迫迁出他们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