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微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55-155
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一样,也充满美感。物理学中的一条定理、一个公式、一种新的理论,都会使物理学家迷恋或者欣喜若狂,新课标倡导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相似文献   
2.
美学幻想录     
现在流行的"美感就是美"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美学"的名称和学科远远没有获得科学的尊严,它恰如其分的名字应是"物美学".研究者两眼盯住"物",从"物"中发现美,才能避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样的谎言.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谦卑     
孙长征 《天风》2008,(11):13-15
"谦受益,满招损."自古以来成为多少人的座右铭,以此来帮助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建立良好的品格.多少在世上有学问、有名气的人都具有谦卑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份遗嘱超过诺贝尔遗嘱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全世界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的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诺奖授给了物理、化学与医学领域公认最优秀的科学家,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量子物理的创始人普朗克到居里夫人等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5.
磐石 《天风》2014,(9):I0001-I0001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他在科学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以研究自然奥秘作为向神的奉献,并向世人证明神创造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他发明了微分法与积分法两项定理,发现普通白光由七色组成,出版了近代科学奠基性巨著《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发现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有限,不能包容一切经验,他始终虔诚地相信圣经中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美国有家社会调查机构,曾经搞过一项专题调查,内容是如果有三位名流——一位化学家、一位物理学家、一位政府官员同时落水,请问先救谁?答卷数以万计,主张各有不同。有人希望先救化学家,因为淹死化学家社会损失巨大;有人赞成先救物理学家,因为物理学家对人类进步所起作用甚大;还有人主张先救政府官员,因为他是民意代表。调查机构最终认定只有一张答卷符合当时情况,堪称最佳。答卷人是一个8岁小男孩,答案也很简单:谁离船近先救谁。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通的实践理性与理性实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重新认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通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医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整体联系,更加明确医学的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所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既然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医疗技术是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的艺术,卫生保健是关系到人类幸福的事业,医学理当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天人合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他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自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哩,原来早已吃过了。”  相似文献   
9.
英国生物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1916—2005)与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1928-)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1916-)共同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于他们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而取此殊荣。后来弗·克里克的兴趣转向大脑意识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弗·克里克出版过一部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引起比其获诺贝尔医学奖更大的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理论物理学家费曼青年时代在康奈尔大学当教授时,正处于生命的低潮期:对物理学产生厌倦,失去了头绪,而他又并不愿意停止探索,心中压力很大,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当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