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的一生中,“家”是人的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家既满足自己的功能需要,又达到舒适温暖的环境呢?很多人在装修的材料和设计上花了大价格,却对灯光设计吝啬,这就好像是一幅画有了工整的轮廓,但欠缺那神来之笔的灵魂。照明和装潢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发现并重视照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许百华  傅亚强 《心理科学》2003,26(3):397-399
采用一台有源矩阵彩色液晶显示器作为主要实验装置,对低色温、低强度背景光照射下液晶显示颜色编码范围及其与色标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液晶显示器上色标大小对绝对辨认效果有显著影响,随着色标的增大,辨认错误率随之下降,但下降率则随色标的增大而递减。(2)在色温为3100K的低强度背景光照射下,液晶显示的颜色编码范围因色标大小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当色标面积减小到1×1mm2至2×2mm2时,编码色数目仅限于3-4种。  相似文献   
3.
红光照明条件下VDT不同显示色的视觉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0,23(2):165-168
本研究以VDT上持续进行的视觉作业速度和眼的调节辐合时间作为指标,对红光照明条件下VDT显示的红、黄、绿、蓝、白五种字符色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中,VDT背景光的主波长为630nm.结果表明,五种字符色在两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绿色显示的视觉效果最好,红色显示的效果最差,黄、白、蓝三色处于中间.  相似文献   
4.
光照作为最重要的授时因子,对机体的昼夜节律与睡眠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发现日间更多的光照暴露,特别是晨间高强度光照会显著促进个体的夜间睡眠,但这一优化效果会受到光照参数和个体特征等的调节。日间光照可以通过前置或延迟机体的生物节律进而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而日光暴露是否会通过调节睡眠内稳态压力直接影响睡眠尚不明晰。未来研究可探究日光水平与时间对睡眠的交互影响,面向特定人群如长期室内办公者、轮班工作人员或睡眠障碍群体构建健康人因照明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出现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绿色家居"的不理解或误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给学生传授设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寓绿色家居设计于专业教学之中。"绿色家居"设计应健康、环保、宜人、自然、亲和,它涵盖了设计布局、绿色饰材、绿色施工、绿色照明及绿色植物等诸多方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度,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灯光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满足照明的基本功能外,它对于丰富空间内容、装饰空间、渲染空间氛围等都起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在进行室内灯光设计时,应根据室内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和视觉效果,来确定灯光的布置方式、光源类型、灯具造型及配光方式,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正确使用,才能创造出室内空间环境彼此协调一致的气氛和意境。  相似文献   
7.
月亮之下     
我的童年时代,是一个贫穷而单纯的年代。村子里,是连电灯都没有的。要论电器,恐怕也只有手电筒了。家家户户的照明工具都是煤油灯。天一落黑,各家各户的方格子窗户纸里,就透出隐隐的红黄的微亮的光。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朦朦胧胧的萤火虫。那个时候的中小学生,远没有现在这么辛苦。书包里只有三几本必须的教材和几个相应的作业本子。什么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同步训练等等,是根本没有的。也没有听说过什么特长班、补习班的。并且,教材的内容也简单得很。当时,整个村子里,连一台黑白电视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游戏厅、互联网了。所以,放学之后的时间常常是无比宽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1.4亿多户城镇家庭中,白炽灯的使用比例高达30%—40%,九成以上的国人不清楚何为绿色照明。本文从绿色照明设计的基本知识出发,重点阐述了家居室内绿色照明设计的任务原则和处理方法等内容,创造节能、环保和健康的家居室内绿色照明设计。  相似文献   
9.
沈模卫  陈硕  周星  王祺群 《心理学报》2004,36(4):400-409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照明、表面和背景对颜色恒常的影响,结果表明:照明性质、表面属性以及背景属性均对颜色恒常程度产生显著影响,三者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照明性质对颜色恒常程度具有不同影响,中性色照明光下颜色恒常程度较高;人的颜色恒常也依赖于物体的表面属性,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匹配时,表现出了颜色恒常程度的较大波动;相同背景属性较不同背景属性具有较高的颜色恒常程度。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颜色恒常模型,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很好拟合,具有了一定的符合人认知特点的颜色恒常能力。  相似文献   
10.
照明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提供基本的视觉作用(对周围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视觉感知)外, 还会对人的生理、心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如调节褪黑素分泌、影响生物节律, 促进认知加工、调节由季节变化引起的情绪情感障碍(SAD)等。这种对生理、心理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为照明的非视觉作用。近年来, 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实证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研究需从模型建构、动态照明等角度入手进一步探索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脑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