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过去了.在春节的举家团圆欢庆中,你思考过它的社会意义吗?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整个道德教育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主教》2008,(4):10-14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了里氏8级的重大地震灾害,给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世界震惊,举国悲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官兵无私无畏精神的感召下,一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1):39-39
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利用国庆假期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区神长教友。2008年9月28日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风尘仆仆到达成都后,即听取四川省天主教“两会”关于汶川地震对全省教会灾情和自救的汇报。四川省政府宗教局余孝恒副局长、李兆全处长就有关四川天主教灾后重建等问题,同刘柏年副主席、刘元龙秘书长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7月6日至12日,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兼慈善公益委员会主任明生法师和王健秘书长的委托,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慈善公益委员会副主任肖占军居士,慈善公益委员会委员、武汉归元寺方丈隆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祭日。中国佛教协会、四川省佛教协会在什邡市千年古刹——罗汉寺隆重举行"佛教界为5·12汶川大地震罹难同胞超度暨灾区人民祈福法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2年8月16日,"庆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门户网站开通"仪式在中国伊协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副会长洪长有、杨志波、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北京神州纪维计算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生,中国伊协全体职工以及参与中国伊协门户网站开发建设的北京神州纪维计算机有限公司员工参加了开通仪式。洪长有副会长主持开通仪式,郭承真副会长兼秘  相似文献   
7.
郭敬东 《学海》2014,(1):200-206
儒学在当代的主题就是重建,而当下的儒学研究却忽视了儒学的复调性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滑入了特殊主义解释的陷阱。对此,任剑涛先生提出"复调儒学"的分析概念,并通过对儒学普世论特质的展现,为当下的儒学重建提出了一种可能性路径。本文在对任剑涛先生新著《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求》一书述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三个主要层面,即复调概念的萌生及其展开、儒学的历史危机与当下困境以及儒学的普世立场与当下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李佃来 《哲学研究》2012,(10):11-19,128
<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关于此的研究目前遇到一个"从何处进入"的难题,即应从什么视角或根据什么范式清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语境并指陈其问题与逻辑,进而开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更为开阔的理论空间。从已有的学术探索来看,有两种理路值得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12,(10):84-85
在四年多的服务过程中,上海青年会看到了市民对服务项目的认可,也看到了市民的改变,同时造就了自己的成长。以社区家园重建与心灵家园重建为目标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项目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以下简称上海青年会)主动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践行团体使命的一项长期性服务项目。目前已建成1所800多平方米的都江堰华爱青少年服务中心。中心已经成为动员都江堰市民重建家园重塑信心的加油站,是都江堰市青少年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变化巨大,但也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如何评估当前的道德状况?造成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根治或如何重建?带着这些社会上下都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基地于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组织召开了"当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重建"专项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的学者覆盖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周孝正、竹立家、刘光明、杨义芹、张海涛、张傅等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各有建树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伦理学基地的葛晨虹、龚群、肖群忠、李茂森、曹刚、郭清香、杨伟清、张霄等研究员,部分杂志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也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汇聚各方相关专家,切实"会诊"社会道德问题,集思广益,诊断病根,开出具有建设性的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药方".会议讨论热烈而深入,主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