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和汉字视觉认知任务中的部分线索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海东  焦书兰 《心理学报》1994,27(3):264-271
给被试呈现一幅图的不完整信息作为线索会干扰被试对图形的辨认,这是一种部分线索效应。实验一的任务是对模糊图形的辨认,在轮廓相似组图形中,部分线索的干扰作用随呈现模糊级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显著,但在轮廓非相似组图形中,模糊级呈现次数为2次和3次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实验二在不完整汉字识别任务中进一步考察了部分线索效应,在事先学习的条件下,形状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而意义相似字组和随机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部分线索的促进作用。在事先不学习的条件下,随机字组和形状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表现出了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而意义相似字组汉字的辨认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本研究用激活的观点对这些结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游旭群 《心理学报》1991,24(3):28-35
本研究要求120名被试完成一个既要求质量也要求数量的任务,旨在探索反馈类型与方式同工作绩效的关系。本实验采用一个3×3双向分类的实验设计,另外附加一个控制组。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看来,反馈组的成绩要优于控制组。(2)反馈的性质影响着绩效水平。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反馈其绩效水平要优于其它类型的反馈。(3)允许自由选择反馈和实施定期反馈能够提高个体的工作绩效。(4)自由选择和定期反馈与数质反馈的结合是取得高绩效目标的最佳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是一个关于小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大型研究的一部分。该大型研究使用了为期26个月的纵向设计,每半年收集数据一次。研究只限于分析基线数据,旨在开发《教学反馈量表》,并以Rasch评定量表模型验证其效度。研究样本是4,507名就读于三年级至五年级、来自26间学校的小学生。学校样本具香港资助小学代表性。结果表明,所有量表均呈现单一向度。它们的Rasch主成份分析首对比残差的特征值均低于2.0。而且所有项目的内、外合适度(Infit,Outfit)均于0.5和1.5之间。各量表的Rasch模型的人信度均在0.8以上。此外,选项的运作良好。项目也没有性别DIF。这项研究开发和验证了《教学反馈量表》,而且创建了关于小学生对学习反馈的态度的新知识,有利于将来设计教学反馈干预策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玉明  李思瑾  郭田友  谢慧  徐锋  张丹丹 《心理学报》2021,53(10):1094-1104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心境可能源于其抑制功能障碍。患者在主动遗忘负性材料时无法有效调用背外侧前额叶(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等负责抑制控制的额叶脑网络。同时, 患者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比对非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更明显的认知神经障碍, 很难主动遗忘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反馈信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负性社会反馈的主动遗忘能力, 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考察抑郁症患者在左侧(n = 32)或右侧DLPFC (n = 30)被激活后其记忆控制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 当患者的DLPFC被TMS激活时, 他们对社会拒绝的回忆正确率与健康对照组(n = 31)无差异, 且TMS激活右侧DLPFC还改善了患者对他人的社会态度。本研究是采用TMS提高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的首次尝试, 研究结果不但支持了DLPFC与记忆控制功能的因果关系, 还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成瘾等患者的记忆控制缺陷提供了明确的神经靶点。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8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采用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探讨了激活水平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随机呈现条件下,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著低于分组呈现条件,但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在两种条件下无差异。(2)在高激活水平条件下,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明显低于低激活水平条件,但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在两种激活条件下的差异不够明显。这表明,呈现方式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有显著影响,而激活水平的影响则不显著。由此可知,人们的记忆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因内在联想过程而自发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程浩  张亚利  姚雪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796-1807
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纳入原始文献19篇, 包含25个独立样本, 共7702名被试。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 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 自恋与行为抑制系统存在中度负相关(r = -0.27, 95% CI为[-0.34, -0.21]), 自恋测量工具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自恋与行为激活系统存在高度正相关(r = 0.46, 95% CI为[0.40, 0.52]), 被试类型在两者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自恋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密切关系支持了自恋的主体性理论和人格强化敏感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摘要:正式反馈通过系统收集当事人的效果反馈来追踪其治疗进展,进而识别缺乏治疗进展的个案,并通过促进治疗策略的调整来阻止治疗失败。正式反馈是近20年来发展出的一种循证治疗手段,其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当事人的咨询效果。正式反馈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临床有效性检验和实用性发展两个阶段。正式反馈可用于促进个体、夫妻和团体咨询的效果,也可用于评估临床督导效果、确定督导个案和指导临床督导。未来研究可探讨咨询师对待正式反馈的态度,拓展正式反馈的使用价值,建立正式反馈系统的本土化常模。  相似文献   
8.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 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 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 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 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9.
反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反馈间隔是指个体行为发生到反馈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反馈加工过程中, 反馈间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但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研究结果不一。对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行为和电生理研究分别做了介绍, 对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行为研究与电生理研究, 并统一反馈间隔的操作定义。  相似文献   
10.
组织中个体寻求反馈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明 《心理科学进展》1999,17(4):44-493
该文综述了国外对寻求反馈行为的过程模型以及反馈源的探讨, 对寻求反馈的成本和价值感知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对寻求反馈行为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