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释心澄 《法音》2021,(1):39-42
前言克俭是中华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就提倡珍惜粮食、勤俭节省。《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道德经》说:"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并提倡"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之孝;墨子撰《节用》以纠奢。由此可见,先秦之际,克俭之德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2.
温良恭俭让”是孔子在“闻政”过程中所得到的治国五字方针,是为政道德。从行政决策的角度来看,“温”要求决策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或过低,要适度持中,恰如其分。“良”要求决策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为大多数人服务。“恭”要求对民要恭,谋事要恭,做事要恭。“俭”要求爱惜财物,节省开支,反对铺张浪费。“让”要求礼让为政,既要善于让别人发表意见,又要善于让步和善于让利。以“温良恭俭让”指导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