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类文明开始,展示设计就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地跟随着时代变化、丰富和更新。很多有关展示设计的书籍都以单纯的某种艺术设计形态来阐述观点,但如果从文化、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分析展示设计,其涵盖和囊括的内容则十分广泛。为此,现代展示设计应将成为学习、应用和研究相关领域的人们驻足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杰出的包装设计是品牌的核心。它反映了品牌的价值,传递着品牌的承诺。富有创新性的设计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增强品牌的区分度。对重点突出的消费群进行划分,对于提出有效的包装设计方案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了解不同消费群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品牌明确的个性,设计出独特的包装风格,进而促成购买活动最终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给以综论。涉及的方面有: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希望增益于人生实践和现代心理科学之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往在临床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虽然包含了许多认知观点,但各种理论彼此独立,缺少一个有结合力的框架来整合它们。80年代以来,Ingram等人倡导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范式应用于临床研究,总结和解释已有的认知临床研究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临床评估与治疗。本文以Ingram等提出的认知分类系统为例介绍了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的基本思想、这一系统如何与临床心理学结合而赋予概念新的内涵,概述了认知实验应用于临床评估的方法和获得的一些实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理解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撮取(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1,23(2):139-144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心理学也正在兴起与发展。近些年,我国不仅出版了商业心理学的著作和教科书,而且在有关院校开设了商业心理学的课程,与此同时,商业心理学的学术组织也已出现。1987年6月由湖北省心理学会与江汉大学在武汉召开“商业心理学  相似文献   
7.
文字是营销中视觉传播的重要元素, 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文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内容上, 还体现在字形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上。字体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空缺, 且现有文献多分散于语言学、设计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目前有较多存在矛盾的结论缺乏系统的框架支持, 本文为研究者提供了完整的字体效应研究框架。将字体进行定义及分类之后, 主要探讨了字体对消费者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以及字体效应的三大心理机制, 即感知一致性、感知记忆性和感知人性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字体受到消费者特质、产品类型与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最后, 深入分析了字体在市场营销中的理论和管理实践价值, 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业表现不良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对学业表现不良的学生进行预测并提早给予干预可降低退学率并减少教育资源的损失。由于导致学业表现不良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传统的基于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很难建立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应用。本研究旨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并建立学业表现预测模型。研究对653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人格、内外控倾向和相关人口统计学信息进行了收集,并在一年后采集了其学业成绩,利用随机森林(RF)、K邻近(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朴素贝叶斯(NB)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分类模型。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在识别学业表现不良学生时有最好的表现,其中准确率95.86%, 召回率91.83%,f1分数为93.80%。特征重要性分析显示,前10个对模型有最高贡献度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内外控倾向、神经质倾向、积极应对倾向、宜人性倾向、一般症状指数、开放性倾向和焦虑水平。为避免过度拟合问题,本研究在一年后收集的166名新生样本中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在新数据集上有较好的泛化表现,其中f1分数90.90%,准确率92.60%,召回率89.26%。研究提示基于人口统计学和心理测评信息,机器学习算法有助于及早识别学业表现不良学生并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告中商品-模特距离和广告诉求在解释水平上匹配时,消费者评价更积极。三个实验检验了该匹配效应中性别的调节作用。实验1(模特在左,商品在右)发现,近距离下,可行性广告诉求引起更强的购买意愿;远距离下,结果相反。实验2(模特在右,商品在左)发现,在远距离合意性(远距离可行性)广告诉求条件下,女性(男性)的商品态度更积极,购买意愿更强。实验3(模特在上,商品在下)发现,在远距离情况下,合意性广告诉求引起更积极的商品态度和更强的购买意愿;相比于可行性广告诉求,女性对合意性广告的评价更高,男性则更偏好可行性广告。综上,当模特在左商品在右时,商品-模特距离和广告诉求存在匹配效应;当模特在右商品在左时,匹配效应受到消费者性别调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考查了语言范畴是否会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并探讨了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即时分类颜色还是长期与颜色联结的结果。实验中,以测量差别阈限的方法选定的渐变、相邻颜色知觉距离相当的A、B、C、D四种颜色(A、B为绿色,C、D为蓝色)为材料,以色词与颜色重组模式训练被试用4个人造词汇分别命名4种颜色,并让被试在训练前、第一次训练和第八次训练后均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测试。经训练,原范畴内颜色(AB,CD)变成了范畴间颜色,原范畴间颜色(BC)仍为范畴间颜色。结果显示:被试在一次训练后能以新名字区分4种颜色,八次训练后掌握了4种颜色的新名字;在训练前测试中,出现了与蓝绿色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在第八次训练后测试中,出现了与习得的语言范畴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但在第一次训练后测试中并未出现这一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范畴能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长期与颜色联结,而非即时分类颜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