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国杰  李兴珊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55-1767
阅读中的注意分配问题是区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两类眼动控制模型的核心因素,基于序列分布假设的眼动控模型与基于平行注意分布的眼动控制模型在对眼动行为的预测中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譬如一次注视下能否深度加工知觉广度内的一个以上词汇的信息.文章围绕两类模型对该问题的不同预测,深入探讨了两类模型的核心差异以及相关实验证据,并概括其它相关领域中在知觉广度内关于序列与平行注意分布的研究,以及对建构中文眼动控制模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注意分配与注意选择能力的年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婷  焦书兰 《心理科学》2004,27(6):1307-1309
为了考察注意能力的年龄差异,分别从注意分配能力和注意选择能力两个方面对青年和老年被试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老年在注意分配能力上没有显着的差异;而青、老年在注意选择能力上却有显着的差异,老年的注意选择能力有显着的衰退。因此,注意能力衰退对认知年老化的影响可能更主要的是来自于注意控制能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3.
认知重评是采用对当前刺激情境的意义进行重新解释来改变情绪体验的情绪调节策略。该研究以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2(是否认知重评:被动观看、认知重评)×2(情绪词:中性词、负性词)的两因素完全被试内设计,考察认知重评对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是否通过影响对注意的分配来实现的。结果发现:(1)认知重评条件下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比被动观看条件下显著降低。(2)对于中性词,认知重评阶段的反应时显著快于被动观看阶段,t(29)=-5.09,p0.01。而对于负性词,认知重评阶段的反应时显著长于被动观看阶段,t(29)=2.43,p0.05。以上结果说明,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通过减弱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来降低负性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YG人格测验量表、团体智力筛选测验量表、复杂划消测验、双手调节器及深度知觉仪对港口门机事故驾驶员和非事故驾驶员所进行的研究表明:两组门机驾驶员在12项人格特征以及智力、选择反应能力上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事故组门机驾驶员双手协调及注意分配能力和深度知觉能力明显低于非事故组门机驾驶员;技能水平与事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格维度与注意分配的关系及其选拔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210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EPQ确定人格维度,微机测量注意分配,运用正交设计实验与区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论述了人格维度与注意分配的关系发现:E、E×N、P×E对注意分配有显著影响,N有一定影响,P和P×N的影响不显著。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E×N→P×E/E→N→P→P×N/误差,绘制了单项人格维度与注意分配关系简图。确定了三种人格维度的最佳组合型(注意分配可望最优):P1N2E1,次佳组合型:P3N2E1,最差组合型:P2N3E1,各型注意分配均值分别为0.702、0.680、0.309,本文探讨了实验结果的选拔意义,认为可从个体EPQ的结果来估测其注意分配能力,这在职业心理选拔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馨元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16,39(2):279-28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时间关注特征对空间-时间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影响。采用时间关注点量表将有效被试分为关注过去组和关注未来组,进行反应区分实验。实验代表过去或未来的时间词作为启动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的目标刺激是随后出现在屏幕左或右侧的圆点。结果发现,关注过去的个体对“左/过去词”的反应更快,关注未来的个体对“右/未来词”反应更快。表明时间关注点影响人们的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不同的时间关注点产生人们对于过去和未来时间在注意分配上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表征方式,在“左-右”水平轴上验证了时间关注点假设。  相似文献   
7.
游旭群  张媛  刘登攀 《心理学报》2008,40(7):759-765
研究采用“提示-目标”的范式,并结合单、双任务的方法探讨仿真场景下类别空间关系判断中的空间注意分配。结果发现:提示影响类别空间关系判断效率,不同类型提示对类别空间关系判断的影响不同;类别空间关系判断还受到任务类型和判断类型的影响。由此得出以下结论:提示有助于注意资源的集中,提示越有效注意资源分配效率越高;注意分配受到第二任务要求的影响;决定注意分配策略的认知判断过程可能是持续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线索对基本特征刺激加工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  焦书兰 《心理科学》2003,26(5):814-817
许多研究认为,基本特征的觉察过程是平行加工的过程,它的探测与注意分配到某个位置没有关系。本实验通过不同线索分配注意,探讨了基本特征的平行加工与选择性注意的作用的关系。结果发现:(1)基本特征的平行加工,可能受到注意分配影响的;(2)注意分配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干扰项的加工,而不仅仅只是通过促进靶子的加工而实现的。作者在讨论中探讨了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刺激、加工和反应三方面探讨双作业差异对注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选择的影响最大.加工差异的影响次之,刺激差异影响的最小.研究结果支持分配性注意理论中"一般任务资源理论"和"交替反应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魏柳青  张学民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07-2018
多目标追踪任务是研究动态场景中视觉注意加工机制常用的范式。自1998年开始对多目标追踪神经机制的影像学研究以来, 研究者采用ERP和fMRI等技术对多目标注意追踪所涉及的神经电生理活动和脑功能区激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ERP研究发现, 追踪过程持续的ERP脑电成分如N2pc、CDA的波幅与注意追踪负荷有关, 并且出现在目标与非目标上的探测刺激诱发的脑电成分如N1、P1波幅的差异可反映注意资源的分配, 具体为目标在追踪过程中得到了激活, 而非目标受到了抑制。fMRI研究比较一致地发现了顶叶(包括前顶内沟、后顶内沟、顶上小叶)、背外侧额叶皮层等在注意追踪中的强烈激活。其中顶内沟主要与注意负荷有关, 顶内沟的活动水平直接决定了观察者注意追踪的行为表现。而顶上小叶可能更多的负责注意转移。背外侧额叶皮层可能负责追踪时的感觉运动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