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榕寺 《法音》2004,(9):53-53
本刊讯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诞辰100周年。8月23日,广州市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师亲率僧众,前往广东省档案馆,参观《永远的春天——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大型图片展》。该展览再现了一代伟人、人民之子邓小平的动人风采和高尚情怀,再现了总设计师对广东人民的深情厚望和对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切关怀。展览表达和寄托了全省人民对邓小平的深深思念。法量法师与僧众认真观看了各部分的图片资料,加深了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内涵的认识,深深感到邓小平不但关心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而且对佛教事业也十分关心。1982…  相似文献   
2.
北台风光     
北台名叶斗峰,位居五台山正北面,距台怀镇十华里。海拔3058米,顶周四里,是五峰中最高的一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峰峦·溪泉北台是五座台顶中最为高峻、险要的一座台顶。叶斗峰,意即峰顶与北斗星的把子相连接,如《清凉山志》所说:“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曾为韩国釜山的一座寺院撰写过一副长联,联语的内容已记不清,写过也便忘了,大意不外是中韩佛教之间的往来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一旦恢复了正常关系,是很容易重续旧好,水乳交融的。所幸言中,如今两国已是隔海长揖,佛教界的交流也已在进行。倘若有一天到釜山的寺院去时能拾回我自做长联的拙句,那倒是一份喜人的因缘呢! 葛兆光学兄已先我一步踏上三千里江山的南部了,而且去的便是釜山,好令人羡慕。读他的文章,恰似随其神游,半岛风光,历历在目。更兼兆光兄是才思独运,哲理精深,比起自家糊里糊涂去旅游反倒另有一层好处,正所谓“看景不如听景”了。佛教是不是文化?有人似乎还在犹豫。读罢此文,合目沉思,谁能说碧山深处的瑞云庵里珍藏的不是文化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与佛教有关的刊物有三类形式:第一类为教外研究机构主办的纯学术刊物,如《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五台山研究》、《禅学研究》等,中央级的佛教专业学术刊物则暂付阙如;第二类为佛教界主办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人文刊物,目前有从《法音》这一母体先后分离出来的《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二种;第三类为各级佛协或佛学院主办在教内流通的宗教刊物。从量上来看,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已占据有关杂志的首位,成为佛教文化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质上来看,近几年随着佛教教团的重建,其水准也不低于海外华人地区的同类刊物。本文介绍的是佛教界主办的后二类刊物。文革之前,国内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曾有《现代佛学》、《弘化》、《觉有情》等数种。至1964年。  相似文献   
5.
昙鸾(476—542),雁门(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人,少年时于五台山出家为僧,后来住锡于交城县石壁玄中寺,梁武帝萧衍誉之“肉身菩萨”(《续高僧传·僧达传》),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尊之“神鸾”(《续高僧传·昙鸾传》)。昙鸾是中国净土宗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把印度传入的影响并不大的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发挥、改造为中国式的净土理论。他创二道二力之说,以靠自力修持成佛的佛教其他各派为难行道,而以仗他力(佛力)成佛的净土法门为易行道,从而为净土法门争得独立的地位;论证阿弥陀佛本愿力可靠,往生净土是真,一切人皆可往生净土成佛,从而大开佛国之门;强调持名念佛的方法,简捷方便,从而人人可行。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6.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有十八个省、市,遭受洪涝灾害。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输资济助,赈援灾区,发扬了各族人民互助的同胞情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暨各地各族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古兰圣训教导,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各尽绵薄之力,捐助受灾地区。中国伊协及其工作人员捐赠人民币叁万元;各地穆斯林及伊斯兰教界人士也纷纷在当地向受灾地区捐款相助。  相似文献   
7.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收藏着一部经书,名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它与一般的经书不同,不是木刻或铅字排版印刷的,而是一位僧人刺血研磨银硃抄写而成。从他发誓抄经那天起,共耗时28载,最后留下这部不朽的抄经。因为有血的奉献,又得到血的结晶,故世称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抄本为《血经》。这部《血经》成书非常讲究。全部经文均抄写在长60厘米的精白宣纸上,每行抄写15个字,字体工整,风格统一,从开篇到结束,一丝不苟,非常庄严。每精心抄写之后粘合15张拆成60页,外用素绫装裱薄樟木板粘作封面,  相似文献   
8.
黄婷婷 《法音》2021,(3):24-29
一、瞿昙寺历史沿革及揭钵图描述瞿昙寺,位于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21公里的瞿昙镇,背枕罗汉山,面朝瞿昙河。根据瞿昙寺现存碑志[1]、匾额[2]以及相关文献,可知瞿昙寺为皇室敕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扩建于永乐、宣德年间,在清朝曾多次局部修缮、补绘。历经六百余年岁月沧桑,瞿昙寺至今依旧保存完整,是一组规模宏阔、质量精粹的明代建筑群[3],这也使其在海东地区的明代寺院中颇负盛名。  相似文献   
9.
侯慧明 《法音》2021,(8):47-51
岩山寺,古称灵岩院,位于繁峙县天岩村。金正隆三年(1158),建正殿(即水陆殿)五楹,并在殿内绘制水陆壁画,又建文殊殿(南殿),并于金大定七年(1167)绘制完毕南壁。南殿西壁壁画南侧上部题记曰:"首□□□□发诚心益舍净财愿画西壁□诸人名姓如后:□□、赵园、□□、母段氏、霍庙、韩氏、王政、高氏、博德、冯氏、□□、母王氏……大定七年(1167)前二十八日画了灵严院,普画匠王逵,年陆拾捌,并小起王辉、宋琼、福喜、润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