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禅学研究虽为热点,但由于清代中叶以迄现代的禅宗衰颓至极,且禅宗灯录之编纂仅至清中叶的宝林达珍禅师(1731-1790)所撰的《正源略集》为止,因此禅宗史著述对于此一时期的法脉传承多予略过。本文于灯录之外,另辟蹊径,以临济宗风传承不绝如缕的江南三大丛林,即镇江府金山寺、常州府天宁寺及扬州府高寺,梳理其法脉,一窥清中叶以来禅宗传衍之一斑,以弥补一般禅宗史在清初之后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赵州从谂为南泉普愿弟子,禅门巨擘,其"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独具一格的赵州禅风对后世禅宗产生深远影响,并被佛教其它宗派所借鉴与吸收;其影响甚至绵延至当今韩国、日本等国。鉴于赵州在禅宗乃至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及巨大影响,笔者试据《祖堂集》等佛教早期史料中关于其生平、语录等记载,对其禅法思想、驻锡观音院前的行脚经历、法脉传承等方面作几点探讨,以期有助于赵州从谂的相关研究,以及为当今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步应华 《法音》2022,(1):35-39
<正>一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三大支系之一,除具有宽广深厚的佛教共性之外,还有着因其特殊历史文化渊源、宗教情感体验、法脉传承轨制和信教群众需要而形成的鲜明个性。活佛转世,就是其鲜明个性特征中的一个显例。活佛转世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公元1193年。这一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圆寂前向徒众开示,他将以应身(化身)转生人间、绍隆佛种。继他之后的该派高僧噶玛拔希(1204-1283),  相似文献   
4.
陈嘉雯  张凯 《法音》2022,(5):70-74
<正>近年来,关于中国佛教宗派问题的讨论在国内学界掀起一股热潮,虽然出现了对宗派研究范式的怀疑、反思、批判、解构,试图打破宗派论述的固有框架,但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仍有待探索。不论肯定还是否定这种研究范式,这股思潮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佛教宗派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发了对此问题的许多颇有价值的深度思考。例如,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其宗派意识的成立与祖统法脉的建构,与其说是从隋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虚云和尚继承、发扬、光大了禅宗思想和宗风,形成了丰富多采的禅修思想和方法,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在禅宗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  相似文献   
6.
袁宏禹 《法音》2020,(1):8-14
法相唯识学,源于4世纪左右印度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瑜伽行派。南北朝时期,唯识学传入中土并形成了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唐代玄奘以护法系唯识学为中心开创了唯识宗。然而传承不久,因为印度纯粹唯识学高度的思辨性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等诸多因素,唯识宗很快就衰微了。会昌法难中,唯识学典籍多有散佚:因论疏失传、法脉中断,宋以后提倡法相唯识渐少。  相似文献   
7.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桑吉扎西 《法音》2000,(5):30-33
一、初到中国 我是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之后,根据两国航空协议,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成员乘坐日中通航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首航班机飞抵北京的,那是1974年9月。代表团团长是中岛健藏先生,随行的还有井上靖、宫川寅雄、有吉佐和子、白士吾夫、佑藤纯子等。需要说明的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是一个民间团体。我所在的访华团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是由老中青三代人联合组成的,我当时是该团中青年人的代表。在北京期间,我们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出席了周总理参加的最后一次国庆招待会。期间第一次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并于广济寺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朱建路 《法音》2020,(3):5-11
宋金的分治,造成临济宗又一次分为南北两宗。学界对南宗的传承比较清楚,北宗的传承则多语焉不详。相关论著多讲南宗,对北宗只简略介绍海云印简及刘秉忠。[1]其实,元代北方临济宗不仅只有海云一系,而且海云弟子中也有不少高僧,值得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临济宗代表团赠予河北正定有关临济宗的文字资料中有《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此碑立于元代,李辉先生以此碑记载为主,考察了金代临济宗的法脉传承。[2]其实,此碑涉及元代临济宗北方的内容,对我们考察元代临济北宗的传承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