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伦理命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伦理学在有意无意之间坚持了伦理命题没有“描述性”意义的教条。从“意义单位”理论出发 ,一个语言单位 (语词、语句或话语 )的意义 ,内在于它与同类单位发生联系而构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能力 ,因此 ,一个有意义的纯伦理命题应该是一个“实质蕴涵”的复合命题 ,即“‘应该A’蕴涵‘应该B’”。  相似文献   
2.
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干预和增强人类道德的系统性实现,引发了人们的希望与恐惧、期待与不安、支持与反对的对立。增强派认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人类完全有权利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与自由意志、社会公平、人格特性等问题并不冲突,并能助人以达到"行善"境界。反增强派则主张人类无权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是一种"扮演上帝"的行为,会限制人类自由、扩大社会差距、人格同质化,甚至引发个体安全和社会风险等问题,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无人播种,或许它只是一个弃儿。秋风瑟瑟,我心疼它一天天枯萎。但在这之前,很多时候,它令我驻足,令我感动:感慨一株植物也有追求生命长度的那份执著。它,是墙角的一株番茄,一株不经意间也会诠释生命意义的植物。过去,它只是一粒来历不明的种子。不知是随风飘来,或是鸟口中无意唾落,亦或被人们无意遗弃。不知道耐过多少时日,它孤独地蹲守在墙角,默默无闻,静静地等待。阴冷的墙角感受不到阳  相似文献   
5.
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惯用语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结合汉语惯用语的特点,对汉语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假设:(1)汉语惯用语是可以构造的,其理解是一个构造过程;(2)汉语惯用语的理解要受其预测性的影响,高预测性惯用语的比喻意义的激活比低预测性惯用语快。  相似文献   
6.
尘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永远不渴了     
方芳 《天风》1995,(5):26-27
过去,我是那迷途的羔羊,在属世的旷野徘徊,苦苦寻找可躺卧的青草地,寻找可安歇的水边。 十四岁时,有一天晚自习后我独自在学校的操场上散步。晚风习习,蛙声阵阵,  相似文献   
8.
小学儿童对虚假话语间接意义的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小学儿童对隐含在虚假话语中间接意义的理解特点。结果发现:(1)一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非字面意义,三年级儿童才基本上能够理解。(2)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间接意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根据话语与事实不符和说话者知道事实真相来判断说话者说虚假话语的有意性和推论隐含的意义。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者了解事实真相,因而不知道说话者是故意使用虚假话语的。  相似文献   
9.
吴宗宪 《心理学报》1996,29(1):104-109
对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发展状况作了述评。全文包括3部分:对相关概念(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辨析;欧洲大陆国家法律心理学的现状;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ICU临终病人治疗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CU临终病人治疗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下)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刘秀文,李莉,冷强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教研室(100083)李本富上述抢救组病人在死亡前48小时所接受的各种治疗,大部分对病人当时已无意义,如CPR应是诊断意外发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