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宗宪 《心理学报》1996,29(1):104-109
对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发展状况作了述评。全文包括3部分:对相关概念(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的辨析;欧洲大陆国家法律心理学的现状;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ICU临终病人治疗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CU临终病人治疗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下)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刘秀文,李莉,冷强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教研室(100083)李本富上述抢救组病人在死亡前48小时所接受的各种治疗,大部分对病人当时已无意义,如CPR应是诊断意外发生心...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宗宪 《心理学报》1991,24(2):106-114
本文概述了当代美英法律心理学研究的状况,着重论述了它的主要研究领域:证人证言,讯问与供述,法庭心理学,陪审团研究,犯罪心理学,被害人心理学以及司法程序心理学,这些内容对于深化我国的法律心理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酒驾驶认定为犯罪后,“醉酒驾驶(简称醉驾)”成为了目前国内法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醉驾一律入刑”和“醉驾并非一律入刑”的争论。从法律解释学角度分析,这两种学术观点都是解释学的必然产物。从法律解释学和法律实践的双重角度进行对比,发现前者之于后者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5.
刘援朝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0-10,21
现实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法制心理学,正如法律结构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但如果没有心理学的知识,也就不能解决法律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心理学研究所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相似文献   
6.
刘作 《道德与文明》2021,(3):122-132
刘清平教授在《说谎:禁止、许可还是应当——解析康德的说谎悖论及其根源》一文中认为康德在处理是否撒谎来帮助朋友的问题中陷入悖论.这种批判反映了学界混淆行动的实施者的思维倾向.在这个例子中,是我而不是凶手才是行动者.康德坚持不能撒谎的绝对性彻底贯彻了人性是目的的原则,后果论的处理方式反而会陷入不自洽.在康德那里,许可不是一个混乱的概念,而是表达为了实现某种合乎法权的状态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康德对许可行动限制很多,撒谎救人不属于被许可的行动.在凶犯面前,如果我们无法保持沉默,我们不应当撒谎,同时,我们也要捍卫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和法权.撒谎救人不可能是一种应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法治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法治作为当代中国所追求的社会治理模式,其运行过程离不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引领和动力支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这一法治价值具体表现在它不仅是创制良法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法律的有效适用和广大公民的自觉守法行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二三十年来,剖宫产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高。究其原因,除了医学因素外,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社会习俗观念、法律、医疗道德、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医学教育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并就如何发挥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消除和避免其消极作用,使剖部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倪光道 《天风》2005,(4):18-19
"爱国守法"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条内容, 基督徒理当努力践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基督徒在 社会上,也在宗教活动中,遵纪守法,广行善事,为主 作出了美好的见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教会里有些弟兄姊妹还 存在"重信仰,轻法律"的观念,这将成为学习贯彻《宗 教事务条例》的一大障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认真思 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评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礼法合一论的真义是对“善法”的追求 ,对“恶法”的否定。因为善法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精神 ,反映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 ,而恶法则是反人道的。墨家强调“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其真实的意思是不道德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与儒家的礼法合一论有相似之处。法家主张“法虽不善犹善于无法” ,从而否定了法律的道德基础和价值根据。今天 ,我们在立法中贯彻道德的法律化取向需要谨慎从事 :一是注意把那些体现时代精神、合乎社会潮流的道德予以法律化 ,不能把落伍于时代的道德法律化 ;二是切忌把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必须认识到 ,应该法律化的道德只是“底线道德” ,而高层次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 ,否则就是强人所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