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和荀子都关注群体生存的秩序问题,也都强调运用法律以抑制人性中的恶,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完善。亚里士多德强调法律的根本性,人治只是法治的补充,旨在通过对法律的严格遵守以实现正义。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更多强调了超越于法律层面的,更丰富的对“义”的追寻。对两位哲人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凸显法与义的彼此补充与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2.
吾师道与佛相应,②念念无为法法能,③口藏宣传十二部,④心台照耀用千灯。⑤尽离文字非中道,⑥长住虚空是小乘。⑦少有人知菩萨行,⑧世间只是重高僧。⑨注释: ①《赠草堂亲密上人》诗: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99卷《僧部》,因不知何人所作,是书标为“前人”。草堂:即草堂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圭峰之侧,故亦称圭峰寺.创建于周季,隋代又与增修,风景秀丽,富有林泉之美,高明之士多乐居之。宗密(780—841),俗姓何,因曾驻锡终南山草堂寺圭峰兰若,故号圭峰。果州西充(今四川省西充县)人。少通儒书,心怀大志。元和二年(8O7年)出家于遂州大云寺,拜道圆禅师为师。后谒清凉国师,执弟子礼。  相似文献   
3.
科学传播以各种沟通与传播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传入社会各阶层,争取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曾经是人类启蒙的象征,长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素质的指标。在这种科技传播的观念中,科学是有益处的,应当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伴随着快速的科技发展,许多应用的技术,在短期效益的满足中,逐渐突显出这些科技在长期所显现的风险。武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异、药品的滥用等等,都已经让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发觉,科技的应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怀疑科学效益的氛围。这种怀疑的风潮,在20世纪末可以说达到最高潮。狂牛症、基因改造食物、有关气候的科学数据可能造假、手机电波伤害大脑、商业化的科技产品等等,都充分体现科技风险已经不再是一个专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传播的过程,已经不再以追求公众理解为主,而是期待公众信赖。这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的两难,因此也成为一个如何降低公众疑虑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长期处理怀疑主义的理论,能够从对于知识的批判的角度,为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科技传播的内容中,必须列及风险的机率,并且考虑"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应用;第二、科学传播的作法,必须以寻求公众信赖为主,而不仅是公众理解。本文最后强调,这两点的落实,充分体现现今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提升科学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人工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道德决策?这既是一个机器伦理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元伦理学问题,对它的解答可以实现二者的双向启蒙,最终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的本性.机器伦理中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主要建造道德能动者的方案,二者分别体现了元伦理学中的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前者将道德知识视为显性的事实和规则,将道德决策视为遵守规则的过程,后者则更多地将道德知识视为一种技能知识,将道德决策视为复杂情境中的熟练应对.基于对两种方案实例的讨论,可以看出自上而下方案面临着框架问题和常识问题的困扰,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先天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不可能的;自下而上方案虽然不存在先天限制,可以生成内禀的道德规范性,但仍面临技术上的工程限制和安全上的规范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困难的和不可欲的.这在元伦理学层面提供了一种理论判决,即反理智主义比理智主义更为准确地把握了人类道德的本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遵守规则而成为道德大师,相反,只有依赖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致道德成熟.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手记     
<正>奥尔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是现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吸收现象学、新康德主义等学说,发展出一种有自己特点的"生活理性"的哲理,很值得我们关注。但是,中国大陆学界一直未有机缘来正式了解他乃至西班牙语世界的哲学,实属一种亟待纠补的缺憾。眼下,年轻学者高源厚利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修身与修心     
释学诚 《法音》2015,(3):26-33
<正>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价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相,皆归生住灭。"一部车、一台电脑,乃至我们的房子,用久了就会坏,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生、住、灭无常变化的特点。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断变化,内心也在不断变化。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祛除痛苦。那么,怎样让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越来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是积极主张和平的宗教。《古兰经》告诫穆斯林:穆斯林自当热爱和平、追求和平,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平,反对一切阻碍和平的言行。同时告诫穆斯林:制造暴乱、破坏稳定、阻碍和平与安宁就等于和恶魔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8.
一沙里亚(al-Shrah),是伊斯兰教法的专称。阿拉伯语■,意为"通向水泉之路",泛指"道路"、"途径",引申为应该遵循的"正道"、"常道",正如《古兰经》云:"然后,我使你遵循关于此事的常道。你应当遵守那常道,不要顺从无知者的私欲。"(45:18)这  相似文献   
9.
于晴 《中国宗教》2020,(4):24-25
大唐高僧义净,济南长清人,西天取经二十五载,归国后,一生绍隆三宝,弘济为心。那么,义净大师二十五年的西行求法路上到底走过了哪些国家,朝礼了哪些佛陀圣迹呢?一公元641年,义净大师在齐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今山东济南长清张夏四禅寺),17岁即萌发了西游印度求法的最初信念。  相似文献   
10.
一、“场所”的形成1 92 6年 ,即西田几多郎 (1 870— 1 945年 )从京都大学退休前两年 ,他发表了题为《场所》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于研究西田哲学的发展过程来说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篇论文出版之后 ,左右田喜一郎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对它进行了评述 ,认为它“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