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以“关注水资源,保护母亲河”为主题,通过组织同学们调查研究白河周边和生态情况、白河水质变化情况以及白河治污措施等活动内容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投入到发现生态问题、处理生态问题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2.
张健  李大军摄影 《天风》2014,(6):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于2014年5月19日下午,接待了由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魏悌香牧师、副理事长欧阳家立长老带队的台湾教会访问团一行25人,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  相似文献   
3.
“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形成吸引人的造型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场景。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能感受到一丝的安逸,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水景常常会成为一个景区或是一个设计方案的点睛之笔,而河道在水景景观设计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以华南师范大学及彰化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被试,抽取大一至大四共440人为预测样本及1493人为正式施测样本,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并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两岸大学生适应性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由目标规划、学习趋向、人际关系及环境认同4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两岸大学生在总体适应性、目标规划、学习趋向及环境认同维度上差异显著;(3)不同专业的两岸大学生适应性差异显著,且校园活动对两岸大学生适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  相似文献   
6.
常妙 《法音》2008,(1):57-58
本刊讯2007年12月21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先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杭州灵隐寺监院光泉法师分别率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和杭州灵隐寺佛教参访团一行65人赴台湾南投埔里中台禅寺,参加"同源金桥"赠送揭幕仪式及两岸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思维与智慧》2008,(4):M0002
一本书,知识的沃土,读者的乐园;一份情,邂逅而倾心,因阅而释怀。 “速”上贵刊,自己对生活充满向往。一刊在手,字里行间,教人奋发向上,斟言酌句,诲人努力向学。无论何时何地,读则有所思,品则有所悟。《思维与智慧》撷取为人“义”,揽摘处世“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由衷地感激“师者”义正辞严,指点迷津。携手贵刊,快乐心情常在,感恩美德同行,书缘话心声,共亲朋好友绘人生锦绣画卷!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09,(12):F0002-F0002
“两岸现代都会教会服务论坛——都会教会与现代人的心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循道公会卫理堂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张克运、单渭祥等6位中青年教牧同工和台湾跨宗派的牧者共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论坛就基督教社会服务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对于加强两岸基督教之间的沟通、了解和信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小文 《法音》2005,(5):7-8
各位长老大德、各位朋友:今天,来自海峡两岸四地、三大语系佛教的几乎全中国所有著名的高僧大德、诸山长老,第一次齐聚一堂,实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的团结与合会。“此地像是佛国,满屋都是圣人”。好大的“圆桌”“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好一个盛会,开得圆满,体现圆融!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说,法不孤起,仗境而生。正是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的圆满建成并将举行开光大典这个殊胜因缘,促成了海峡两岸和港澳众多高僧大德齐聚于此,可谓一尊圣像,十方来聚,百年不遇,千载难逢。许多高僧大德说,与中国人因缘最深的观音菩萨,真是愿力弘深、法力无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太虚大师等人倡导的"人间佛教"运动警醒了明清至民国陷于腐败、堕落的中国佛教,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人间佛教"运动.进入新世纪,回头分析"人间佛教"的发展,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经验,同时也可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都市佛教"理念,以期通过它为"人间佛教"的发展瓶颈找到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