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学思维之葩掇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易》四卦探析其思维特征:从《泰》、《否》剖辨其因果思维,《泰》之以"果"示"因"更属辩证逻辑思维,从而否定C·G荣格关于《易》不从"因果关系论事"的判断。以《蛊》卦之"蛊"不训"弊乱"而应训如钱钟书先生所证之"事"、"事业",论定《蛊》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继承前辈事业,在自己的努力实践中创新业,立新功。以《》卦辞"不利即戎"断句或连读,探析前人关于战争的两种思考,一是果决地抓住战机打击敌人,如周武王讨伐纣之《牧誓》所示;一是先安顿内部,"施禄及下"以得民心,如《左传》"曹刿论战"所示,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戴维特(Michael Devitt)是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北美哲学与心理学协会主席(2011-2012)。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蒯因。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心理学哲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高职生因果定向的特点及因果定向与学生学业表现(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关系。该研究以修订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为工具,在济南和淄博的三所高职抽取505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修订后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职生在因果定向的三个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3)自主定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表现,控制定向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表现,而非个人定向对学业表现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我国高职生与国外被试的因果定向特点基本一致,说明因果定向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适性。同时,不同因果定向对学业表现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教育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因果定向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现代改良主义者。光绪二十年(1894),郑观应撰成《盛世危言》,该书以"富强救国"为主题,针对甲午战败以后的晚清社会提出了全面的改良主张,在当时及后世都产  相似文献   
5.
如何获得无神论的"话语权",是目前我们无神论宣传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里有三个层面可以切入,它们分布于自然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领域及理想境界等领域之中。为此,我们要吸取人类所积累的知识(包括宗教学说中的知识),结合中国现实社会发生的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思路与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6.
汤志恒 《哲学研究》2022,(4):108-117+129
很多哲学家认为,一个作为原因的事件和一个作为结果的事件之间总是有时间间隔的,无论这个间隔有多小。换句话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同时性因果”,即原因和结果同时发生的因果关系。该观点得到两个物理学理论(相对论和刚体理论)的支撑,因此很难被哲学论证所动摇。在尊重物理学的前提下,本文不试图为现实存在同时性因果作辩护,而是要为“同时性因果”这个概念的可能性进行辩护——按照本文的看法,即使事实上同时性因果关系并不存在,这种关系也可以被合理设想。这个可设想性的要点之一在于一个解释关系中的不对称;本文的讨论也从而揭示出因果关系概念对于解释关系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眼动追踪技术因干扰性低、客观性强、获取数据丰富而准确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决策研究。通过操纵眼动过程, 可使决策结果按照预期的方向改变, 建立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因果链, 为决策的干预研究提供思路。基于外源性眼动操纵、注视追随操纵这两类研究, 介绍了行为决策领域眼动操纵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常见操纵指标、操纵效果, 并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操纵类别的优缺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决策者策略及偏好的差异, 结合计算建模等方法进一步丰富操纵指标和分析方法, 并将该方法的优势拓展到其它领域是眼动操纵研究未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以及形式语义学对汉语连动结构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一阶逻辑的层面上,即通过一阶逻辑中的形式化方法给出连动结构的形式化构造。但是在对不同类型连动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时,一阶逻辑这一工具就显的不够了。本文中,作者将以因果型连动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一阶模态逻辑为其构建形式系统并尝试给出因果型连动结构和途径–目的型连动结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9.
梁栋 《哲学动态》2015,(3):96-103
因果之矢与时间之矢的关联问题是当代西方因果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难题。为走出休谟的"原因对结果时间先在性"的约定性困境,在因果之矢与时间之矢之间寻求"第三矢"已成为近四十年来因果哲学中的一个主要策略。反思多种视域下第三矢策略不同概念架构的发展逻辑,解析其关键特征与问题,可以说,迄今为止的"第三矢策略"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凡事求自己     
黄震 《思维与智慧》2002,(12):4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