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思想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旧的奴隶制帝国趋于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社会处于大动荡中,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面对这样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儒家积极“参与”社会的变化,采取“入世”态度。孔子的一生,始终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的。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  相似文献   
2.
"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公社承载着组织农村工业化之重任,普遍试办社队工业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1962的政策大调整将其"去工业化"之后,人民公社被归结为一种纯农组织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并由此开始陷入困境而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领导的改革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成效有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仍然存在着共同点,一些改革实践过程的差异点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总结历史经验,了解两者继承、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我国社会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实践确立了大众化的价值品格,实现了文艺由私人活动到公共事业的转变,并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对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深刻的现代转型意义.同时,毛泽东实现了民族化对文艺发展的有效规范,使中国文学艺术在实现现代转型的同时依然保留鲜明的民族风格.当然,文学艺术在毛泽东时代发生的深刻转型,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1954年所发生的那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是当时各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也受着毛泽东自身的性情气质、文学爱好、文学观念、尤其是其由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与路线所决定的思想状况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正是这一切构成了那场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韩琦  田立年 《哲学动态》2022,(11):26-34
青年毛泽东的《〈伦理学原理〉批注》以调和目的论和义务论、克服自我实现主义弊端的至善论思想为理论主旨,从结构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是以终极对子“心理”为核心的道德本体论思考,二是以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内容的两大伦理学主张,三是心力为本的伦理学旨归。两大伦理学主张是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个人主义集中反映了价值原则,现实主义集中反映了真理原则。以“诚”为中心原则、以价值和真理及相互关系为根本逻辑形成的两大思想链条是毛泽东早年思维结构中的关键内容,对其实践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此后其更加成熟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潜在线索。  相似文献   
7.
2019年是毛泽东召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60周年,今天的我们应更明确毛泽东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在读书过程中,毛泽东不仅对苏联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内容观点有诸多议论,还提出中国如何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一问题,旨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不仅提出"虚""实"结合的基本遵循、既要"有经济"也要"有政治"的理论定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要求,还对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具体写法给出建议。重新回顾毛泽东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原则的思考,对今天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程中原  夏杏珍 《学海》2001,(4):14-23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一九七五年整顿闪耀着特殊的光辉.本文简要评述了一九七五年整顿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发展过程和显著成效,分析了整顿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和突然中断的原因,对一九七五年整顿作出了历史评价邓小平主持的一九七五年整顿贯彻落实并发展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三项重要指示所体现的正确思想和决策,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开放的实验,是邓小平理论的起点.它上承中共"八大"路线和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正确发展趋向,是60年代前期调整、1972年周恩来主持的整顿的继续和发展;它下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给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起了开辟航道的作用,成为第二次伟大历史转折的前奏.  相似文献   
9.
人生有四大憾事:少无良师,长无益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研究了解张之洞的人都知道,张之洞有着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张之洞有着耀眼的业绩:打败法人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就连毛泽东在谈到民族工业时也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8,(1):63-63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1950年4月至5月,多次召见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界爱国人士,畅谈基督教当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方向。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召见吴耀宗,了解并对基督教工作做出了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