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报恩为理论根基,佛教孝道始终保持着自己宗教伦理的基本特色,从而在孝道内涵、孝道境界以及行孝方式上与儒家孝道发生了歧异.总体上看,佛教孝道的慈悲、平等精神,与儒家孝道对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佛教孝道浓厚的出世、宗教色彩,也与儒家孝道世俗、人间的面貌大相径庭,并由此而成为对儒家孝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中,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始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且不说拒斥"文化全球化"的观点持有鲜明的立场,就是认可"文化全球化"讨论的观点也是歧异纷呈.  相似文献   
3.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8):26-27
引言 被辅导的人,大都是像哑子吃了黄连,苦在心头.在基督教的神学讨论中.苦与罪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虽未有共识,其关系却被认为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牧养辅导的文献中,向来有以罪为本的进路,当中多数认为苦乃由罪所生.大体而言,这个进路,可细分为两条路线.二者虽是同门,却有所歧异,因为它们对罪的理解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