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邹相 《法音》2014,(11)
正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为北魏孝文帝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并供给衣食。跋陀在少林寺开创了律和禅两大传承。约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一苇渡江",至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于中国首倡禅宗,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以此因缘,少林寺被尊为"天下第一祖庭"。唐初,十三棍僧助唐有功,受到李世民的封赏;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多次驾临少林寺,少林寺皇家寺院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元蒙时期,少林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 ,作为运用我国传统道家哲理、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演变之法 ,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 ,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健身防卫的优秀武术拳种 ,现已形成一种东方特色的太极文化浪潮 ,波及漫衍当今世界各个角落。蔚为大观的太极拳文化 ,既含有事物本质规律 ,又富有为人哲理、处世原则 ,更有优美的人体拳术造型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让人解读不尽。现代生活节奏和工业文明的生存方式 ,需要太极拳这种调节剂来滋润人们的身心 ;无论是现代生活造成的各种慢性病、职业病 ,还是人们心灵上的自危感、信仰危机 ,都可以从太极拳的锻炼中得到很好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中国.苍溪梨花节暨西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周,于2008年3月19日在四川省苍溪县隆重开幕。苍溪素有"中国道教之乡"和"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苍溪,是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悟道、传道、炼丹及升真之圣地,巴山蜀  相似文献   
5.
马明达,回族,祖籍河北孟村,1943年生于甘肃兰州市。自幼习武,1958年入选甘肃省体委运动队,先后在武术队、击剑队任专业运动员,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后自学考入甘肃师范大学历史系,1967年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72年调甘肃师大体育系任武术教师。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后留校执教,1986年晋升副教授,先后主持敦煌研究室和古籍研究室工作。1993年调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  相似文献   
6.
元代中期,道教曾刊行诸多经书,其中一部是在武当山诞生的《玄天上帝启圣录》(简称《启圣录》)。该书的出现,使道教教义中玄帝崇奉的理念趋于完善,为元代新武当道教本山派的诞生与成熟奠定了基础,同时又为明代永乐年间武当宫观的大兴埋下了伏笔。本文拟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该书进行讨论。《玄天上帝启圣录》八卷,原书未题作者及修书年代。后世各类文献对此说法不一。朱士嘉《中国丛书综录》称此书为宋人所著。任继愈《道藏提要》认为“书中按语引用刘道明之《武当总真集》,则是书纂集当在元末明初”。《启圣录》究竟成书于何时,现让我们从…  相似文献   
7.
禅武合一(下)——少林功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信 《法音》2008,(8):31-32,33-48
2、少林功夫的类别中国武术结构复杂,门派众多。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少林功夫是历史悠久、体系完备、技术境界很高的门类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各个流派中,历史悠久,门类最多、体系最大的一个门派。少林功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派"或"拳种",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武术体系,内容极为丰富。按类别可分为徒手和器械两大类,器械又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软兵器等。  相似文献   
8.
略述山志在武当道教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中国道教》2009,(3):34-36
目前,流传于世的武当山志共有九部.其中,元朝1部,即<武当福地总真集>(以下简称<总真集>);明朝4部,即<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任自垣志>)、<大岳志略>(以下简称<方升志>)、嘉靖三十年<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王佐志>)、隆庆六年<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卢重华志>);清朝1部,即<大岳太和山纪略>(以下简称<王概志>);民国时期2部,即<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熊宾志>)、<武当风景记>(以下简称<风景记>);新中国成立后新方志1部,即<武当山志>.其基本情况见下表①:  相似文献   
9.
回族武术拳种——查拳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繁衍,技艺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逐渐形成了集查、滑、炮、洪、腿(弹腿)于一体的完整系统。查拳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其技术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功法全面,艺理俱精,在中华武坛独树一帜。笔者细致地梳理了有关资料,对查拳的渊源、流传、以及技法特点等进行了述略。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秋季开学前,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王光德,又将一万元功德钱捐给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教管会,教管会以“扶弱助贫、功德无量”匾额回赠。至此,武当山道教协会已连续五年为“希望工程”捐资。他们从1990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